麦积山(文化中国行丨探访麦积山石窟1400多年前的裸眼3D长啥样)

视频加载中...

这里是位于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如果用三个字来形容见到它的第一感受:

第一个是“密”。抬头,“悬崖千重梯,洞窟如蜂房”,在这座形如农家麦垛的山体上,现存大大小小221个洞窟,各类造像有上万个,洞窟密、文物更密。

第二个字是“全”。这里保有的泥塑年代序列非常完整,从十六国后秦时期一直延续到明清,而且绘塑技艺十分高超,所以麦积山也被称为“东方雕塑陈列馆”。

第三个字是“美”。这里不仅有“东方微笑”之誉的泥塑小沙弥,还有仙衣飘飘、破壁欲出的飞天。

麦积山石窟藏着千年前的“裸眼3D”

麦积山的飞天和大家熟悉的飞天并不相同,它们叫作薄肉塑飞天。这些飞天的面部、胳膊、手、脚等身体的裸露部分是用浮雕的手法塑出来的,泥层最大厚度不超过5毫米。这样的技法让我们看到了1400多年前的真裸眼3D。全国仅此一处,也被称为古代壁画艺术的绝品。

但麦积山石窟也曾满目疮痍。直到20世纪70年代,麦积山加固工程历时八年,完成固本强基。这里的保护工作也由“保命”阶段转入“治病”阶段。现在,1300多米的水泥栈道连接到每一个洞窟,已经有80多个洞窟陆续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莫高窟成熟的保护经验在这里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眼下,这里正在进行保护修复工作的洞窟有4处,在获得授权之后,我们今天也带大家来第30号窟修复现场去看一看。

第30号窟的修复工作正在进行

第30号窟建于北魏时期,现存塑像是宋代重修,而这些色彩是明清重新装彩的。单单是这一个洞窟,壁画和塑像现存的病害就有20多种。目前,洞窟里正在进行的项目是地仗脱落修复和彩塑修复。这是地仗修复的主要材料——麦草泥,它可不是普通的泥。文物修复人员会先在这里进行配比实验,通过观察它们的硬度、颜色、黏性以及收缩程度,来判断哪一种和待修文物最为接近。这是前不久完成修复的部分,是不是很难分辨修复的痕迹,这也体现了修复工艺的精湛。

哪种修复最考验技术?这边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的是起甲修复,整个过程就好比是起皮的墙漆,要把它几乎无痕地恢复原样。修复起甲一共需要六步,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最考验技术的一步,注胶,利用虹吸效应,起甲的部位会随着特制的胶水,回贴回去,即使是有着多年经验的工作人员,一个人一天也仅能完成0.01个平方米的修复任务。

云游麦积 实时监测 科技助力精准保护洞窟

第30号窟的修复工作预计将在两年后完成。虽然还要等待一段时间,但不用遗憾,目前,依托数字化、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麦积山的部分石窟已经可以线上云游。登录“云上麦积”,我们可以全景式漫游12个线上洞窟。除了修复,在保护手段上,也有更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在麦积山洞窟微环境监测平台上,窟内外的关键数据都可以实时显示,小到细微的壁画塑像病害和洞窟温湿度变化,大到风沙、洪水等自然灾害,均能一览无余。现代科技,正在帮助千年瑰宝永续留存。

责任编辑:隋博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