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赋权改革,推动形成科研-转化-科研的良性循环,今年来,两江协同创新区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积极“试水”,科研人变身“合伙人”,勇作改革的“先行者”。
明月湖。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阅知天下数字科技(重庆)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数字科技为基础,专注于数字短剧拍摄和数字文学、数字动漫创作的文化企业,公司于今年7月获得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2项专利成果转让,使用转让技术优化后,所拍摄的视频短剧在各大平台一经上线就赢得“爆火”,粉丝量、打赏量和月购量创了新高。
公司创始人雷婷婷表示,自引入研究院的专利技术以来,内容生产实现了从文生图到多模态视频的飞跃,不仅显著提升了内容的质量与生产效率,而且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技术,对受众情绪的捕捉变得更为细腻,从而有效增强了用户粘性,提升了内容的复播率。
据了解,今年7月至9月,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依托持股平台公司重庆武融科技公司先后完成了7次技术专利转移“动作”,累计8项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国保智研(重庆)科技有限公司、阅知天下数字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华研高新材料(重庆)有限公司3家企业,占股比例从5%到10%不等。
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联手恒远科技共同打造“产线大脑”平台(场景展示)。两江协同创新区供图
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项目部部长沈帮炉介绍,科技成果转化,以往是“先转化后奖励”,经改革后,变为了“先赋权后转化+股权奖励+销售提成”,形成了“技术股+现金股+销售提成”组合激励模式,不仅将成果完成人与转化项目长期收益发展绑定,而且让权责、收益、分配更加明确,大大提高了转化的效率。
“以技术入股,某种意义上,研究院和研发人员成为了企业的‘合伙人’,大家对成果转化的潜在收益有了更多期待。这种形式促使大家更加主动作为、积极推进科企融合。”沈帮炉说。
推动科技成果加快从书架搬上货架,“先赋权后转化”,不仅增强了科研院所和研发人员的主动行和积极性,发挥了其在转化过程中的“主人翁”作用,还使得转化程序大大简化、转化方式更加灵活,院所收益也得以大大提升。
武汉理工大学重庆研究院以合作开发模式与市内车企达成转化合作,仅一个“高精度定位方法”就将获得100余万元的收益。
重庆中国药科大学创新研究院与南京正大天晴、中山百灵等国内知名药企开展合作,以技术开发与服务带动成果转化,合作项目10余项,合同金额达1000余万元。
重庆交通大学绿色航空技术研究院以技术开发等横向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去年一年收益达2600余万元。同时引进孵化中纳科技和绿航佳科技,目前2家企业均实现了千万级规模营收。
……
据了解,当前两江协同创新区内创新主体专利授权总量达74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57件,发明专利转让115件。“好技术一定要走向市场,行业的应用才是好技术的试金石。”两江协同创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成果含金量如何,要靠市场来检验。提高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必须强化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
“‘先确权后转化’‘先使用后付费’……随着一系列转移转化政策措施落实落细,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从书架搬上货架,从实验室‘迁移’到生产线。”负责人说。
下一步,园区将利用拨投结合的路径促进各研发机构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步梳理院所技术清单和两江新区的企业需求,通过产学研活动、院所进企业、中介服务等方式促进院所现有科技成果实现规模化落地转化。(孙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