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南普陀寺(南国佛地千年名刹厦门八景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位于厦门市东南五老峰下,背依鹭岛五老峰,面临澄碧大海,毗邻厦门大学。始建于唐朝末年,迄今已有1200多年。佛寺依山傍海,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建筑雄伟壮观,景色幽深秀丽,石刻楹联众多。南普陀寺是闽南佛教胜地、厦门八大风景区之一,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南普陀寺供奉观世音菩萨。历史上命运多舛,屡毁屡建,寺名也多次更改。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靖海候施琅将军在收复台湾后进驻厦门,他一生信奉观音,认为他在渡海东征作战时,是受了观音菩萨的帮助才立下了千古战功。为了感谢观音菩萨的大德,他上奏朝廷并经同意,在曾照寺旧址复建佛寺并新建大悲阁,主祀观音,因该寺位于浙江舟山普陀山以南而得名“南普陀寺”。

南普陀寺坐北朝南,中轴线上主要建筑有东西双塔、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阁、法堂等。中轴线两侧有钟鼓楼、禅堂、客堂、五观堂、放生池,除此之外还有万寿亭、转逢和尚舍利塔、海天一色亭、太虚大师纪念塔、半边亭等景点,另有闽南佛学院,佛教养正院等佛学教育机构。整座寺院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寺内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气势庄严,建筑精美,雄伟壮观,富丽堂皇。中轴线殿阁依山势层层升高,错落有序。东西两侧有回廊,回护三殿两侧,浑然一体。寺内所有建筑,一律采用古代宫殿式的重檐飞脊大屋盖,饰以杏黄琉瓦,协调统一,富有浓郁的闽南建筑风格。

南普陀寺是近代闽南最具规模的佛教名刹,为闽南佛教胜地之一。此寺历史悠久,人文气息浓厚,其对联、石刻也是很值得细看。大殿、门廊等处楹联众多,许多都是文人墨客或高僧的作品,很有哲思。如:“丢丢丢,不须留;去去去,莫回头”、“弃唾何堪取再食,回头便是祸根由”、“有心恬静尘难静,已证情空钵未空”、“佛国几沧桑,鸳舍重新,爪迹百年先靖海;禅房绕水竹,鹭江小住,心香一瓣古瞿昙”、“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真观清浄观,广大智慧观;妙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等等。

南普陀寺最有特色的就是大悲殿。大悲殿始建于明代,原为木结构。1928年,因香炉着火导致这座著名的建筑被焚毁。1930年,太虚大师集资重建大悲殿,仍以木结构为主。1962年,大悲殿主体改用钢筋水泥,保持木结构斗拱。现在的大悲殿前台阶左右两侧各有一株高大的菩提树,殿宇处于高台基之上,八角形三重飞檐亭阁单层建筑,高20米,中间藻井由斗拱层层迭架而成,无一根铁钉,构造极其精巧。殿顶正中立着一个葫芦宝塔,国内罕见。大殿宏伟壮观、富丽堂皇,殿内正中供奉观音菩萨,正面为双手观音,其余各面为48臂观音,造型优美、姿态多样。

南普陀山五峰并立,林壑幽深,松竹翠郁,是厦门大八景之一。沿山有许多历代名人高士书法石刻,如清乾隆御制碑、清光绪振慧所书的“佛”字、清施琅将军的“为善最乐”,近代爱国将领蔡廷锴的“大好河山”、憨山大师的警世歌、“洗心”、“心即是佛”等等。还有许多历史重大事件记载。如清政府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迎接美国舰队石刻,宣统二年(1910年)美国舰队再率5舰来厦门赠献银杯,“以报戊申欢迎之雅,兼作纪念”。

南普陀寺名僧大德辈出,高僧云集,近代高僧的太虚、弘一、虚云、圆瑛等大师都曾来此寺传教弘法。寺内文物众多,藏经阁内珍藏着大量佛教典籍和文物字画,如明代信徒及沙弥尼刺血所书的《妙法莲华经》、明版《大藏经》、影印宋《碛砂藏经》、弘一法师手稿《佛说阿弥陀经》等,以及明代何朝宗名作白瓷观音像、唐代铜佛、宋代铜钟、释迦牟尼白玉卧佛等等。

南普陀寺规模宏大,环境优美、景色怡人,其香火也异常鼎盛,可免费参观,顺道也可游览厦门大学。要提醒的是,要提前做好预约,特别是厦大,没有预约是进不了门的。南普陀寺的素斋也闻名瑕迩,清淡、营养、健康,其素饼荣获过《中国名点》金鼎奖,是厦门著名特产。素菜尤以郭沫若起名的“半月沉江”(当归香菇冬笋面筋汤)为最,游览之余,不妨到素斋馆去品尝一下素斋。

备注:个别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