潭柘寺(Tanzhe Temple),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是北京有记载的年代最久远的寺庙。因寺以龙潭和柘树闻名,俗称潭柘寺。
【视频截图】该牌楼属于现代工艺品
寺庙距离北京市中心有30多公里。
潭柘寺距今1700多年历史,是真正意义上的千年古刹。它比幽州(唐朝时北京的称谓)出现地更早。
潭柘寺地图
【视频截图】潭柘寺附近卖香火的
这里应该是明清时代的覆钵式墓塔。
潭柘寺的名声不好。早在抗战时期,这里就有汉奸和日本人占据寺院。更早的时候,潭柘寺欺压附近百姓,霸占水源。直到近些年成为旅游景区,还因为违规建设功德箱被处罚。
【老照片】1918年左右的潭柘寺僧人
【视频截图】潭柘寺的庄房土地面积十分广大
【老照片】寺庙附近的山脚下,有一座农家院落,一群运煤的骆驼正在休息
山门前有个牌坊。
穿过牌坊,看见山门。
潭柘寺始建于西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初名嘉福寺。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年),华严和尚以破败的嘉福寺为中心重建寺庙,并改名为“龙泉寺”。
山门金熙宗完颜亶于皇统元年(1141年)到潭柘寺进香礼佛,并拨款对潭柘寺进行了整修和扩建,将寺改名为“大万寿寺”,是第一位到潭柘寺进香的皇帝。
至明代,在其二百多年间的历史上,潭柘寺进行多次整修和扩建,皇帝几次对寺院赐名,因而寺名屡次更改,曾恢复旧名嘉福寺,目前的总平面规模是明代形成的。
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康熙帝拨款整修潭柘寺。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亲赐寺名为“敕建岫云禅寺”,自此潭柘寺成为了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寺院。
台湾省网红王炳忠在此打卡
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在此出家,明代永乐年间的黑衣宰相姚广孝在此归隐。
这里供奉弥勒佛。
这里供奉释迦牟尼。
【视频截图】牌匾是乾隆题写
【视频截图】琉璃鸱吻为元代遗物
潭柘寺两棵娑罗树有六百多年历史。
潭柘寺的帝王树有1300多年历史。
王炳忠在此打卡
寺内建筑依山势而建,北高南低。全寺建筑共分为中路、东路、西路和塔院等几大部分,构成潭柘寺的核心建筑群体。
供奉五方佛。
1918年左右的潭柘寺僧人
圆通殿【视频截图】越靖王朱瞻镛为皇太后祈福延寿所建
双凤舞塔松位于金刚延寿塔后面。
【实拍】金刚座+三层金刚圈+塔身+开眼光门+小金刚座+相轮+塔刹(宝顶+伞盖)
塔中所藏的并非佛舍利,而是皇太后的生辰八字和佛经。
为两棵形态奇异的古松。西侧的一棵略向东倾斜,在树的尖顶上,有一小树折曲成为三角形,宛如凤头,凤头上高耸着一蓬松针,好像凤凰头上高挑的翎毛;树身上,两根大侧枝横生并微翘,好像凤凰张开的翅膀。
东侧的一棵树身略向西倾斜,树身修长,干体扭曲,形态婀娜。这两株古松好像两只翠凤在白塔前旋舞,因而被人称之为“双凤舞塔松”。
从后面开始绕行。
供奉三位菩萨的大殿:大悲观音菩萨、大智文殊菩萨、大行(heng)普贤菩萨
忽必烈的女儿妙严公主在此出家。天长日久,脚下的砖都磨出两个脚印。
庙里僧人说,石鱼是康熙年间的地主送的。
这个观音像是现代塑的。
这个观音像是现代塑的。
一路向山门方向走,到了大悲坛。
潭柘寺是北京早期佛教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北京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谚语。其建筑规模亦当属京城寺院之最。
愣严坛该坛建于清雍正十三年,是潭柘寺重要的佛事法坛。
寺内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物。潭柘寺位于宝珠峰南侧坡地上,坐北朝南,寺内占地0.025平方千米,寺外占地1.12平方千米,加上周围由潭柘寺所管辖的森林和山场,总面积达1.21平方千米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