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岗中学(黄冈中学的神话是如何没落的)

20多年再往前,黄冈中学是中国所有高中的耶路撒冷。中国几乎所有的高中,都派老师去黄冈中学取过经,中国几乎所有的高考生,都做过所谓的黄冈试题。

最黑色幽默的是,黄冈密卷,并不是黄冈中学出的,而是有心人以黄冈中学的名义出的,按照今天的话说,纯纯属于蹭流量。

黄冈神话是怎样形成的?

话说是恢复高考后,黄冈中学决定将全市所有尖子生集合在一起,重点打造尖子班。

结果在恢复高考后的第3年,也就是1979年,黄冈中学尖子班23名学生,有13人考入清华北大。更关键的是,这个尖子班还是提前一年参加高考。

高中少读一年,超一半孩子上清华北大,这给人的心理冲击力太大了!

更关键的是:1979年这一届,湖北省高考状元、榜眼、探花都是这个尖子班出来的。

在最优秀的学生身上,注入最好的师资,加上最好的管理和培育,黄冈中学就这样一炮而红了。

黄冈当地政府也很给力,看到黄冈中学的成绩,不但在资金上大力扶持,还给优秀老师的家属安排进电力局、税务局等铁饭碗、大油水单位,解决良师们的后顾之忧。

这样就形成了正向循环:学生们看到黄冈中学有这么多考上清华北大的,更多的优秀生源都来了;老师们看到学校高考成绩这么好,待遇福利也这么好,更多的优秀老师就来了。

更多、更优秀的好学生,和更多、更优秀的好老师,更多、更严格的管理经验,让黄冈中学无论是清北率,还是升学率都一路高涨。

这种成绩上的突出,反过来又刺激当地政府给予更大的支持力度和经费。

这让之后的几年,黄冈中学在湖北一直高居第一。在招录大学生极其稀少的1986年,黄冈中学升学率就高达91%。

尖子班只能让黄冈中学在省内称王称霸,那它是怎样做到全国闻名的?

那就是借助中学生奥赛的功劳。

黄冈中学的老师,通常在中考之后,就派出学探到各地去掐尖,组织了一支代号为“9班”的奥运特种部队。

1990年,北京拿到国际数学奥赛的主办权,中国队以总分230分夺冠,超过第2名苏联37分,吊打美国的174分。而参赛的6名中国队选手,2人来自黄冈中学。

为此,《人民日报》还专门发文表扬黄冈中学的数学实力。

黄冈中学迅速在全国名声大噪。

高升学率、高清北率、高竞赛成绩,这三大法宝吸引了好生源,吸引了好老师,好学生和哈老师又刺激了更高的升学率、清北率和竞赛成绩,成为学校的活招牌。

而由于黄冈的经济并不太给力,学校如果不能实现自我造血,比如收高学费,单靠上级财政拨付,总归有上限。

你即使得了再多状元、再多清北生,经费就那么多了。

这时,当其他地方学校带着更多的钱、更多的优惠政策来抢学生、抢老师的时候,黄冈中学的金身也就破了。

黄冈中学也曾想扩大校区招生,结果背上了大量债务;而和海淀派齐名的高考押题猜题能力,并没有做成教辅卖给全国的高中生来提升收入,相反被人钻了空子,蹭了黄冈中学的名头做成黄冈密卷,结果别人赚了个盆满钵满,自己却颗粒无收。

1999年以后,黄冈中学就再没出过省状元,2007年以后黄冈中学就没有再拿过国际奥赛奖牌,2013年后,其一本率已低于湖北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