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谷飘香。4日,在浦城县仙阳镇下洋村下洋畈的稻田里,浦城县镱杭家庭农场负责人王镱杭,正和父亲一起查看稻谷的挂穗情况。望着沉甸甸的晚稻,王镱杭不禁露出笑容,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
查看稻谷的挂穗情况
“目前我们收了再生稻1000多亩,今年主要种植晶两优华占、甬优1540等品种,平均亩产湿谷1450斤,保持高位,田里晚稻还有400多亩没收割。今年干谷收购价每百斤141元,收成不错。”王镱杭说。
今年22岁的王镱杭是仙阳镇下洋村村民,2021年回到家乡浦城,和父亲一起种粮。“以前的农民是在土里‘刨食’吃,现在不光能填饱肚子,腰包也越来越鼓了。”王镱杭欣喜地说。
“喜”从何来?
机械化、规模化、专业化种植,为农民致富增收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无人机播种
早在2010年,王镱杭的父亲就成立了浦城县奔牛农机专业合作社,专注于农机服务。发展到现在,合作社有社员50多户,拥有占地3500多平方米的工厂化育秧中心,收割机、插秧机、无人机、旋耕机等农机具100多台,不仅提供本县范围的社会化服务,还覆盖了上饶等周边外省区县。2016年,合作社被认定为福建省农机专业示范社。
“借力农机服务,实现机耕、机插、机收及统防统治,各个环节的效益都提升不少。比如病虫害防治,以前靠人工,打药效率低,现在用无人机,每天能完成几百亩的飞防作业,扣除发电、无人机折旧等成本,一天收入近1000元。”王镱杭说,他不仅自己种粮,也为周边乡镇的种粮大户提供服务,亩均可节约成本300余元。
“我回来种粮,是体会到父辈的辛劳,更是看到了发展机会。现在种粮全用上了机械,比起外面打工更有归属感,收入也好。”王镱杭说,“这些年,国家很重视粮食安全,出台了很多好政策,我们种粮很有信心。”
来源:福建日报、浦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