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义乌市统计局公布《义乌市新中国成立75周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数据显示,2023年义乌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55.6亿元,经济总量进入浙江省县(市、区)前十行列,是1978年的160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6%。人均生产总值从不到百元到超十万元,是1978年的461倍。
新中国成立以来,义乌经济社会发展成绩斐然,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品质节节攀升。
经济总量实现腾飞
新中国成立之初,义乌的经济基础薄弱,地区生产总值仅为2090万元,1978年提高到1.28亿元。改革开放以后,义乌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1997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2015年突破千亿元大关。2023年达2055.6亿元,经济总量进入浙江省前十县(市、区)行列,是1978年的1606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年均增长13.6%。经过长期努力和发展,人均生产总值也是稳步提升。1949年义乌人均生产总值为63元,1978年上升到235元,2023年达108447元,是1978年的461倍。
值得关注的是,义乌的金融规模也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1949年,义乌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只有0.68万元,1978年上升到2890万元,1999年、2008年突破百亿元、千亿元大关,2023年达5212.69亿元。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从1949年末的0.05万元,1978年的2996万元跃升至2001年的百亿元,2010年达千亿元,2023年达5013.89亿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义乌工业基础十分薄弱。1949年义乌仅52家工业企业,工业总产值0.05亿元,工业增加值0.02亿元。改革开放以来,义乌工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小商品市场兴起后,依托市场优势,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义乌工业总产值从1978年的0.75亿元到1984年的3.1亿元,2023年达1660.9亿元;同期工业增加值由0.24亿元、1.25亿元增至565.1亿元。
民营经济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义乌出口贸易、民营经济和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义乌出口贸易以农副产品为主,且出口量较小。1979年起,外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逐步从农副、土特产品向纺织品、轻工产品、五金矿产、化工医药、机械电器等领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起,小商品出口发展成为外贸支柱,出口额连年大幅上升,由1994年的1470万美元增至2012年的90.05亿美元。2023年,义乌市进出口总值达5660.5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出口额首次突破5000亿元,同比增长16.0%,创历史新高;进口额达654.8亿元,同比增长38.7%。
从2016年到2019年,义乌在册市场经济主体总数从32.63万户增至56.85万户,去年达到105.46万户,义乌被评为全国十大创客之城;2023年新设内资经济主体达256544户,其中企业达60739户,个体工商户达195805户,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三年位居浙江省县(市)第一档,义乌是全国最具发展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