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酒吧(什刹海酒吧)

什刹海早年没有酒吧,倒是有几家茶馆,我常去那儿读书。周末,带了钢笔和笔记本,再拿本书,装进书包,斜挂在身上,骑着自行车,从北长街顺了紫禁城西墙奔北,沿着皇城古迹,往东绕过北海公园东墙,从三元酒家路口往北,沿着景山西街,过西板桥、后门桥,再一路向北,10分钟就到了什刹海。

▌ 什刹海烤肉季

什刹海的最高处是银锭桥,是乾隆皇帝看西山落日的妙处,还亲自为之树碑立传,御赐称“银锭观山”。银锭桥东头是烤肉季,火了百年的老店,码头极好。旁边不远有个老北京式的茶馆,味道很是民国,那儿是我经常看书的地方。茶馆临湖,两孔菱花窗户正对着西边,都可以打开,是个看夕阳的好地方。早年间,北京城没有那么多高楼,更说不上什么污染了,这要是大晴天,就能开轩望西山,燕京八景中的“银锭观山”说的就是这一片儿的景致。我最爱坐的是靠里边的临窗座,那儿,清净。

花1毛钱,要杯茶,能静静地读一下午书。当然,1毛钱的茶一定是“高末儿”了。所谓高末儿(也称高碎),就是茶叶店卖剩的茶叶渣儿,好赖茶叶混在一起,便宜。老北京的寻常人家,大都喝的是这种,买回之后,将那稍大一点的茶叶抓出来,招待客人,碎末儿自个儿喝。

茶馆也一样,整叶的贵点儿,好茶也有,但少有人喝,茶馆嘛,总得什么都备着点儿,经理文老先生如是说。茶馆是国营的,由文老先生领导着俩大姐管理,都很是和善,爱聊天,只要我看倦了,总是凑过来聊几句,尤其喜欢听我说古。也许因为我是一介寒士,1毛钱也给沏杯整叶的。我也经常帮他们整理一下桌椅什么的,他们总说:“你是读书人,别耽误了做学问······”,不让做。看累了,写累了,饮一口。再看累了,就站起身抻抻腰腿,放眼西山一回,与那蓝天、白云对话一番。再收回眼神,默默地对着什刹海的水面、碧荷、垂柳、紫燕,低吟浅唱几句。

有茶客说我痴,有茶客说我酸,文老先生必定要杀出来批评人家几句,客人走了,文老先生也不理我,照旧坐在正中的柜台里看报去了。只是我偶尔抬头望去,他的老花镜滑到了鼻尖,抬起的眼神又恰好与我对视着,很亲,叫人心里暖暖的。

快20多年过去了,再也没有见过他,工作变动之后只要节假日,总要弄点儿时鲜去看看他,如今想来,早年间什刹海茶馆的那一段读书时光,是那样的美妙,三位国营的茶人是那么的和善,他们如是还在,都已经是九十上下的耄耋长者了。文老先生当年六十有六了,也不知文老先生现今魂归何处?

什刹海最是叫人流连痴迷的,当属各色鸟雀的欢唱,我边看书边听鸟唱,那委婉的交响,令人陶醉。那时候,这一带的茶馆酒肆都很清静,游客极少,来这里的人大多怀古,北京的文化人讲究一个人去那儿读书看报,静静地领略那份幽雅与独处,远不像如今大伙一起哄,都去,打牌喝酒侃大山。那时的我,即便到了月底手头工资花完了,也去,一个人坐在海岸边,腿晃荡在岸沿下,看看书,发发呆,偶尔几声鸽哨掠过,引发些念头,就做笔记,至今想来,珍惜得很是甜蜜。

什刹海一带的茶馆,很是老北京味道,气韵清雅古朴,原先的老式花格菱窗,绛色的条桌、条凳的模样,整个儿就是一个古代。茶馆大体分三等:低档的大壶大碗,高档的金边细瓷儿的小壶、盖碗,讲究的更是一码儿的紫砂茶具。各家儿的茶具不同,来的客人与伺候的仪规也不一样。但进门的一声吆喝,那必须是章程的,京味儿十足着,“来了——一位——请——”。

▌ 什刹海酒吧

现今,几乎看不到老北京的茶馆了,即便有,也都是加了许多现代元素,显得闹腾。湖水仍依旧,垂柳还依依,栏杆不古朴,游人如蜂巢。前后海霓虹胜过烟柳,一如六朝时的秦淮河般热闹,所有的岸边都是酒吧,比肩林立,华彩斗艳。白天灿烂,人涌涌,一拨儿一拨儿,纷攘熙熙。夜晚辉煌,影憧憧,三三两两,摩肩接踵。各家的音响比着震天的效果,各家的歌手比着音高,苍凉得高过两个八度。早年的清幽雅韵、宁静祥和的什刹海渺无踪影。只有我心底的记忆了。

什刹海分前后海,以银锭桥为界,南北两分,各向两岸沿路幽远开去,一水儿的青灰瓦房,大宅院、大杂院、四合院,一进连着一进。大胡同儿、小胡同儿,曲里拐弯的纠结着,生人走进去,如入迷魂阵,这一带是老北京的代表,如今,北京的“胡同儿游”,这一带最好,从早到晚的,那紫红凉棚的黄包车们,成串响着铃铛,你若自高处看下,小火轮儿一样气派,把胡同儿跑得热闹非常。

打前清起,这一带就是王爷、官宦、有钱人家盖府邸和别墅的地方。早年,这一带有30多处王府、寺院,现在保存好的有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广化寺等处。即便是新中国成立后,也多有名家居住,宋庆龄、郭沫若、老舍等。宅院大都临水或不远,亭台楼阁的,都能借着水运,自然是“风景这边独好”了。

什刹海为什么叫什刹海?也就是海子边有“九庙一庵”十家寺院,寺院亦称“刹”。可见,最早是叫“十刹海”的,北京人声腔圆融,叫久了,一秃噜就把“十”秃噜成了“什”,就像前门外的“大栅栏”,不也秃噜成“大什栏”了?

有人说,北京是有三海,错,实际上是四海:北海,中南海,什刹海,什刹海其实是分前海、后海,后海连着积水潭呢。积水潭因为是码头,所以不算海,叫潭。以银锭桥为界。前海圆阔,临街繁华,夏日观荷最盛,颇有些小西湖模样。后海狭长蜿蜒,垂柳栏杆,幽雅清净,赏月堪妙,古往今来北京城许多浪漫故事,都是在这里演绎得缠绵悱恻的。当然,“银锭观山”独好,是这一带的龙头景象,古来“燕京八景”之一嘛。

天气暖和时,早晚我常站在银锭桥上,背后是古来大名鼎鼎的“烤肉季”,自大清以来,各路有范儿的爷们儿,都必去“文吃”或“武吃”“烤肉季”去。“文吃”是店家烤好送上,细品浅酌,款款享受。“武吃”是自个儿边烤边吃边喝。关键是前者坐吃自理,后者站吃,且一条腿踏在条凳上,一手端着酒碗,甚是豪气,所谓“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是也。早年间的名角票友们,梅兰芳、杨小楼、裘盛戎、奚啸伯等都颇好此乐。老北京在“烤肉季”的“武吃”,那叫个“份儿”,现在则改叫“范儿”了。汪曾祺先生、王世襄先生亦曾流连过的。

右手北望,是波光粼粼的后海,为幽会佳境。左手南边是前海,映日荷花别样红,是浪漫风雅所在。正前方远眺去,京城屏障的西山,蜿蜒如龙,于苍茫烟岚里香山独秀,夕照璀璨时,咱爷们儿也把乾隆爷的审美境界,气派一回,享受一回。

什刹海可是藏龙卧虎。当你在胡同里漫步时,老能看到高墙的大红门,还有墙头拉着铁丝网的朱门,如今大都是过亿的院子,会馆、私宅分不清。你要是舍得吃,皇家大席、私房名菜,这里都有,花几十万吃一顿也不稀奇。

▌ 什刹海胡同游

什刹海边的酒吧,闹腾,还贵。胡同儿里的酒吧才妙。你若在胡同儿里漫步,不定就走到一个酒吧,门不大,几乎都没院子,太阳自偌大的玻璃顶棚洒进来,柔情似水。小小吧台,几张桌子,音乐的旋律游弋如盘丝洞的情丝,横七竖八地把你俘虏进来,主人们大都待客入微,你必会乖乖坐下来陶醉,何况价格也公道。胡同儿酒吧,风格迥异,老式阁楼的古朴典雅,许多传统的古董旧物,叫你沉醉历史。西式的又分两种,色块亮丽的美式,深沉厚重的欧式。更有那民族风土的七彩酒吧,奇异迷幻。总之,胡同儿的酒吧更有些味道。

我喜欢去老式酒吧坐坐,尤其是有亮敞二层的,符合的也就是七彩云南了。忘了哪条胡同儿深处,二尺余小门,进去一层昏暗,踏着吱吱作响的木梯,忐忑地登上二层,豁亮天光,四下玻璃窗,木地板,花草几盆,清净幽雅。我或朋友们必会选个临窗处坐下。窗外,青灰色老屋瓦顶,波浪似的连绵远去,直到天地合一。那是整个儿什刹海一带的四合院屋顶,其间隔三差五的冲起几棵大树,多是枣树或是槐树,便成就了一院荫凉。北京人的院子很少种其他树木,因为槐树与枣树都是赐福旺祥的。更有那鸽子群回环晴空,鸽哨萦绕京城,把那份北京自古的气派,演绎的荡气回肠。也老有几只花色狸猫,跳跃于屋脊瓦垅,咪咪几声时,便会把小脸和两只小爪,搭在你隔着玻璃的面前,叫你疼爱,很想抱了亲上一大口。

如果你终日忙碌,体乏心累,必得来此一聚或一静。任你是几人海阔天空,激扬文字。或是与女友品味爱情,缠绵人生。或是自家读书,做些学问。或是清静无为,发呆终日。很有些兴味地乐趣一天。不信?那您就试试?北京的文化,极为优雅与慵懒,是一种皇城根的帝都文化、贵族文化。只有在什刹海,你才会要动有动,要静有静。完全地体味到古往今来北京的情趣、北京的优雅、北京的高贵、北京的味道。

《收藏》创刊于1993年 一册在手,把握收藏

微信名:收藏杂志

微信ID:sczz029

《收藏》微博ID @收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