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德真君庙(什刹海旁火神庙的千年岁月|专栏发现大运河)

本文刊载于2022年3月刊,原标题:《护“漕”保“运”火神庙》

敕建火德真君庙(又称“火神庙”)坐落于北京地安门外,什刹海旁,它不仅是当地现存历史最为悠久的古寺庙,亦是北京香火最鼎盛、知名度最高的火神庙之一。这座始建于大唐贞观年间的火神庙陪伴北京城度过了千年岁月,庙中供奉的“火德真君”见证了京城内运河的变迁,承载了什刹海一带民众朴素的生活愿景——他既作为“火”的掌控者,被奉为民众气运的保护神,又作为“水”的管理者为漕运与民众出航提供庇护。

沿着火神庙发展的历史轨辙,运河与北京城市发展的关系、民众对运河的复杂情感、民间信仰在当下的存续方式,将汇聚为一幅生动的社会图景,缓缓向人们展示这座千年古庙所见证的兴衰变迁。

敕建古庙伴运河‍

自唐贞观年间火神庙初步建成至清乾隆年间庙宇再度被翻修的千载时光中,伴随着北京城的修建与什刹海功能的变迁,火神庙亦在历代统治者的关注与支持下进行了数次改建工程。在此过程中,火神庙不仅于明清两代得到了皇家的关注而成为真正的“敕建古庙”,更是早在元代便因什刹海而成为与运河相伴的庙宇。

明清两代统治者为火神庙的建设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帝京景物略》记载,火神庙这座“唐贞观中址”曾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改建,明万历年间又“改增碧瓦重阁焉,使其逐步走向繁荣。由于明代皇宫内皇极殿、乾清宫、哕鸾殿先后遭遇火灾,皇帝遂决定“月给帑五十清醮也”,这便进一步推动了火神庙的建设,亦奠定了如今火神庙的布局。《日下旧闻考》记载,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皇帝再次重修火神庙,为它“门及后阁俱改加黄瓦”,彰显了皇家对这座千年古庙的重视,使其无愧于“敕建”之名。

尽管火神庙在明清时期才真正走向繁荣,但其依托什刹海而与运河结缘的历史却可上溯至元代。北京民间俗语“先有什刹海,后有北京城”,“没有什刹海,便没有北京城”,所讲述的是什刹海在元代北京城市建设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当元朝统治者修建大都城时,什刹海不仅紧邻元大都的南北中轴线,更是确定城市“中心与半径”的重要依据。

元代的什刹海曾一度被建设为漕运的“北端点”。这是因为元大都初步建成后,如何满足城内统治阶层与

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所需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彼时元大都内民众的生活物资大多仰赖漕运供给,南方的粮食、丝绸、布匹、茶叶等物资借助贯通南北的大运河被运送至通州张家湾一带后,再经陆路送入大都。然而,相较于运河漕运的便利,陆路运输所消耗的人力、物力是难以估量的,元代初年甚至有“通州至大都,陆运官粮,岁若千万石。方秋霖雨,驴畜死者不可胜计”的景象。为解决这一难题,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献策并亲自测量、设计,于“至元二十九年初之春”至“至元三十年之秋”成功开凿了通惠河,引昌平玉泉山的白浮泉水经瓮山泊汇入什刹海,并最终与北运河相连。此后,南来的物资得以直接抵达大都城旁的什刹海,极大地便利了京城物资的转运,“舳舻蔽水”的盛况也使同处什刹海旁的火神庙真正成为一座与运河相伴的庙宇。

由于什刹海成为了大运河的“北端码头”,担负起物资转运地的职能,湖畔的火神庙也随之成为满足沿岸民众与漕运水手精神需要的神圣空间。当满载漕粮的船抵达京城后,船主会首先到火神庙烧香,感谢火神的一路护佑,而当船只准备返回江南时,船主将再度来到火神庙,希望火神能保佑他们出航顺利,火神庙因此与大运河及漕运的推行紧密相连。

在民众生活需求的推动下,昔日为“以水济而胜厌”而修建在什刹海旁的火神庙肩负起保佑漕运与船只出航的职责,这座古老的庙宇真正成为了一座“运河畔”的“敕建古庙”,而庙中供奉的掌管人间火焰的火神亦被赋予了“水火相济”的神力。

水火相济佑黎民

什刹海旁的火神庙是一座三进院落,其主殿“荧惑宝殿”供奉着民间奉为的火祖、火神,被称为“先天之火,诸火之精”的祝融,他兼管水火,既掌管着人间的福禄气运,亦保佑着依漕运而生的黎民百姓。

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水与火是最为常见的元素,但人们对二者的态度却十分复杂。火虽然带来了光明、温暖与希望,预示着运势的红火,但偶发的火灾却始终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隐患;水带来了生命与便利的交通,尤其是为运河沿岸的民众提供了赖以谋生的手段,但变幻莫测的海上风云与河流不定期的泛滥却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平静生活。水与火不仅本身都具有两面性,二者之间亦并非完全对立,正如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所言“盖天之道,火之本在水,水足于中,而后火生于外。火非水,无以为命,水非火,无以为性”。可见水与火是“分而不分”,紧密相连的关系。

火神庙中供奉的火神便是一位将水、火巧妙融为一体的神祇。民间传说提及“尧帝时期,洪水为患,帝令鲧治理,可九年过去,毫无成效”。此后,鲧盗取天上的“息壤”试图阻塞洪水,却因此触怒了天帝,命火神祝融下界“杀鲧于羽土,夺回了息壤”,并令祝融“监事人间治水,让他掌管一方之水的大权”,祝融因此成为兼管水火的神明。另有传说记载祝融曾与水神共工(一说北水神王)争斗,最终取胜,因此获得了兼管水火的权柄。此外,历代帝王的加封也从官方角度佐证了祝融兼管水火的神力,隋文帝开皇十四年(594年)就曾建“南海神祠”就近祭祀南海神祝融。

唐天宝十年(751年)加封南海神为“广利王”,宋康定元年(1040年)再度为祝融加封“洪圣”作为王号,南宋皇祐五年(1053年)则加封祝融为“南海昭顺洪圣广利王”。在民间传说与帝王加封的共同作用下,火神祝融成为民间信仰中的水上运输保护神,沿运河运输漕粮的船主会将火神庙作为祈求平安的第一站也便不足为奇了。尽管明清以后,随着北京城的扩建与通惠河上游水源的减少,加之护卫皇城安全的考虑,什刹海已不再作为大运河的“码头”而存在,但火神庙却仍然承载着民众对出航平安的祈愿与对昔日漕运繁华景象的记忆,其与大运河的密切联系至今仍被记录于庙宇中的展示板上,以民间传说的形式活跃于民众的口头讲述之中。

除却庇佑航运的职能,火神庙中的祝融还是管理天下万火的火神,民间认为他不仅能预报灾难,更会保佑人们的福禄运势。《帝京景物略》记载,民间广为流传的“天启年间大爆炸”事件前,火神庙就曾传出“粗细乐,先后过者三”,庙中还“忽火如球,滚而上于空”,此后“西南震声发矣。望其光气,乱丝者,海潮头者,五色者,黑灵芝者,起冲天,王恭厂灾也”。

火神庙中忽然出现的音乐与火球被认为是火神向人们发出的预警,昭示着与火相关的灾难即将到来。民间还有“拜火神,中状元”的说法,什刹海的火神庙被认为是禳灾祈福,增强福禄运势的灵验之所。在民间看来,掌管火焰的祝融“威光焕赫文昌之府”,能够“助长信众文运”,使民众在科举中取得良好的成绩。另有解释认为,明代科举考试后,考中进士者要在参加琼林宴后来到火神庙进香,祈求官运通达,而状元则自然有着“烧头香”的殊荣,“拜火神,中状元”的说法也因此广为流传。民间亦有观点提到,火神庙香火鼎盛,在此处烧“头香”的难度

丝毫不亚于中状元,故有此“拜火神,中状元”之说。无论遵从何种解释,人们都坚信火神能带来文昌、爵禄与福寿,保佑他们在学业与生活中不断精进。即便科举制已随着清王朝的覆灭而成为历史,但人们对知识与教育的追求却始终未曾改变,当下的火神仍因承载着人们启迪智慧、学业有成的心愿而香火不断。

总而言之,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中,什刹海旁的火神祝融成为兼管水火、保“漕”护“运”的神灵,其香火绵延不绝。有着千余年历史的火神庙不仅展示着人们对水与火相生相克的理解,还记录了运河发展的历史轨辙与什刹海一带民众珍贵的历史记忆,至今仍矗立于什刹海畔,为人们讲述着北京发展与变迁的历史。

千载古庙展新颜

火神庙经历了千载的时光,既有过辉煌的过往,亦经历了落魄的时光,并在当下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历经战火的洗礼与管理的无序,什刹海曾一度“水面浑浊,污染严重”,河畔的诸多文物古迹也遭遇厄运,秀丽的曲水流觞小亭堆满了垃圾,火神庙也在曾被作为单位办公场所与民居,其内部建筑“满目疮痍,梁朽椽烂”,那些昔日里“描金饰银的神像,字字珠玑的石碑”亦不复昔日的流光溢彩,只有“房顶的琉璃瓦和火祖殿殿内幸存的藻井”仍记录着火神庙昔日的繁华。多亏国家的支持与民众对什刹海、火神庙持久的情感依恋,2002年6月火德真君庙腾退工程全面启动,现场清理与全面修缮工作也随之展开,并于2007年正式竣工,这座千年古庙得以再度向人们展示其在当代的风采。

如今,火神庙主要由荧惑宝殿、倒坐灵官殿(隆恩殿)与万寿景命宝殿(玉皇阁)三部分组成。隆恩殿中明万历皇帝御笔亲题的“隆恩”匾额、清乾隆皇帝题写的“司南利用”匾额,玉皇阁中万历皇帝题写的“万岁景灵阁”与乾隆题写的“万寿景命宝阁”等牌匾字迹仍清晰可辨,庙中供奉的火神、财神、慈航真人、三官大帝、真武大帝、太岁爷等诸多神明亦端坐于宝殿之内,汇集着当地民众的生活愿景。火神庙内还专门悬挂起《火神庙与大运河》的展示板,记录着运河与火神庙间密切的联系。

在鳞次栉比的庙宇建筑中,火神庙每逢道教重要节日都会举行盛大的庆祝仪式,尤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三的火神圣诞仪式最具特色。当天,火神庙将通过拈香祈福、祈祥皈依大法会等一系列仪式恭祝火德真君诞辰,上祝国泰民安,下祈家宅安宁,借火神的诞辰为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送上美好的祝福。

随着互联网与大众传媒迅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神庙也紧跟时代潮流建立“敕建火神庙”,用以宣传火神庙的历史与民俗文化。中不仅有火神庙近期活动的预告,更有《道教符图的功能与用途》《民间为何把寿命称为阳寿?》《诸葛亮、刘关张……原来都是抗疫达人》等推文,以符合当下民众审美需求的方式普及宗教与民俗文化、宣传防疫知识,使古老的寺庙在当下仍旧发挥着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火神庙,这座什刹海旁历经千载岁月的古庙以其华美的建筑、肃穆的神像承载着当下民众的历史记忆与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官方与民间的共同保护下,兼管水火的火神祝融将继续见证北京今日的繁荣与发展,为来此游览的民众展示运河与北京城市发展的悠久历史。

栏目共建:与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