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本背后的成语典故——国人暴动、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张如炎 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或短句。它们通常具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特定的含义,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成语一般由四个字组成,但也有一些是由两个字、三个字、五个字甚至更多字组成的。
成语的来源多种多样,有的来自古代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文学作品,有的来自古代的典章制度、风俗习惯,还有的来自古代的哲学思想、科学文化等。因此,成语不仅具有语言的功能,还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大家好,今天和大家聊一聊历史课本背后的成语典故——国人暴动、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七年级历史课本上册第四课中国有确切纪年的开始——公元前841年,西周的一位暴君周厉王所引起的国人暴动,这其中还有两个成语: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西周自周成王、周康王之后,社会矛盾开始激化。到周昭王、周穆王时期,贵族内部的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失势的贵族和贫困的士阶层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他们与一般 平民杂处,成为“国人”的组成部分。
此时的周王朝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已经非常尖锐。周夷王死后,其子周厉王姬胡继位。为了改变朝廷的经济状况,周厉王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政策,将山林湖泽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谋生。这一政策 严重损害了各级贵族和平民的利益,引起了广泛的不满。
周都镐京的国人因不满周厉王的政策,怨声载道。大臣召穆公(又称召公虎、邵公)进谏说:“民不堪命矣!”(人们已经受不了了,都在议论纷纷)然而,周 厉王非但没有听取谏言,反而命令卫巫监谤,禁止国人谈论国事,违者杀戮。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国人不敢在公开场合议论朝政。人们在路上碰到熟人,也不敢交谈招呼,只用眼色示意一下,然后匆匆地走开,这就是“道路以目”。周厉王得知后十分满意,以为这样就能堵住人们的嘴。
召穆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劝谏厉王:“这是用强制的手段来堵住民众的嘴啊!这样堵住人们的嘴,就像堵住了一条河。河一旦决口,要造成灭顶之灾;人们的嘴被堵住了,带来的危害远甚于河水!治水要采用疏导的办法,治民要让天下人畅所欲言。”这就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目的是告诫周厉王不要压制人民的言论,否则将引发严重的后果,统治者应该倾听民意,而不是压制和封锁。
周厉王对此却置若罔闻。
公元前841年,因不满周厉王的暴政,镐京的“国人”集结起来,手持棍棒、农具,围攻王宫,要杀周厉王。周厉王下令调兵遣将,但臣下回答说:“我们周朝寓兵于国人,国人就是兵,兵就是国人。国人都暴动了,还能调集谁呢?”周厉王见 大势已去,只得带领亲信逃离镐京,沿渭水河岸一直逃到彘(今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国人暴动后,周厉王已无法回到镐京,太子静也不能马上继位为王。在这种形势下,召穆公与周定公代行王政,并改年号为“共和”,史称“周召共和”或“共和行政”。
国人暴动动摇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基础,直接导致了周王室日趋衰微,逐步出现了分崩离析的局面。这一事件也被视为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道路以目”“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也流传至今,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