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天童禅寺,位于宁波鄞州区东吴镇太白山天童森林公园里。始建于西晋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距今有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是禅宗五大寺庙之一。
关于天童禅寺名字的由来,有一个传说。相传僧人义兴见这里风水不俗,决定在此修行,突然一个小孩出现,每天给他送水送斋,协助他建成寺庙。寺庙建成后,小孩向义兴告辞,说自己是太白金星下凡,受命协助他建庙,现在寺庙已建成,也该离开了。义兴大为惊讶,于是为寺庙取名天童,并将寺庙附近的山命名为太白山。
唐朝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僧人法璇在太白山谷重建,名太白精舍,今天称其为古天童。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太白精舍迁至太白峰下。唐会昌元年,公元841年,寺院进一步扩展,渐成规模。到宋代,天童寺已经成为禅宗名刹,南宋嘉定年间,公元1208年至1224年,被列为五山十刹之五山第二山,其余四山为灵隐寺、径山寺、净慈寺和阿育王寺。
明朝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鄞县山洪暴发,天童禅寺被毁坏。明朝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重建天王殿、法堂、先觉堂等。清朝雍正十二年,公元1733年,雍正赐御书慈云密布匾额。
民国十九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930年至1936年,中国佛教界领袖圆瑛大师住持天童禅寺。他主持铸成的大铜钟高2.76米,下口径1.86米,钟面铸有81卷《华严经》,重达1.5万斤,现挂钟楼上。
天童禅寺佛殿前还有一株种于唐代的古柏,树龄已有1200多年,立于佛殿前,被视为天童禅寺中兴的祥瑞之兆和象征。明朝万历年间暴发特大山洪,洪水之后,这棵唐柏也随之枯萎。到明崇祯年间,随着天童禅寺的重建,这株唐柏也奇迹般地重现生机,于是有了枯柏复荣,兆本山中兴之瑞的说法。
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天童禅寺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寺内有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碑碣、匾额、石刻楹联等。有很多名人雅士都曾到天童禅寺参拜并留下墨宝。王安石主政鄞县时曾到天童禅寺,留下一首七绝。村村桑拓绿浮空,春日莺啼谷几风。二十里松林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
今日的天童禅寺,群山环抱,古朴清幽。可谓群峰抱一寺,一寺镇群峰。让人在晨钟暮鼓之间,洗去尘嚣,心灵归于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