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老外不见外①|从爱家狂魔到城市告白者)

编者按

从外企高管到创业者

活跃在这片创新土地上的

洋面孔们并不见外

正用一种新视角

感应着开放苏州

75年的光阴魔法

视频加载中...

金秋清晨,伴着徐徐清风,来自意大利米兰的安德烈一家畅游千灯古镇。这是安德烈工作之余,最享受松弛感的时光。

当初为“追妻”而来,怕是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在苏州成家、立业,会成为此后十二年里的“小确幸”。

姑苏城的古典与现代,与家乡米兰“异曲同工”,恰是心里的这份文化认同,化为融入、学习、用好它的内生动力。然后就有了他骄傲的两件事,一个有着中国文化味儿的儿子,一家在自己的管理下文化交融的企业。

“这里是我的第二家乡,我的儿子甚至说自己就是中国人。”安德烈深情告白,“我想,十五年、二十年之后,我依然会留在苏州。”

01

一个中文讲得很溜的儿子

“爸爸,我来。”拿上爸爸手机,利落地对着微信扫一扫。“滴”,付款完成。随后拿着一串糖画,开始啃起来。视角再往上抬,你才惊奇地发现,完成这一系列操作的竟是一位金发碧眼的五岁孩童那桑。他穿着汉服、讲一口流利的中文,与父亲毫无障碍地对话。

“儿子出生在这里,对江南文化耳濡目染。平时我也会有意识地培养他的文化修养。”安德烈说,一家人古镇出游,园林闲逛是最松弛的时光,也是熏陶儿子的一种方式。

“这座桥叫恒升桥,南宋时就有了,距今快要千年了,寓意步步高升。从桥上走过的小孩会更加clever哦。”安德烈俯下身子,对着儿子耳语,话音还未落,那桑就一蹦一跳跑到了桥头,喊着父亲跟上。父子俩愉快的身影在周末的古镇上倒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在古戏台,那桑好奇地盯着父亲摆弄竹笛,笑话他吹出的“噪音”;在邻家店铺,老奶奶热情地招呼父子俩一起包粽子,那桑利落地折叠起粽叶、放上糯米和肉馅儿,却因为手太小,无法“窝起”,这时安德烈的一双大手倒是娴熟地派上了用场……

“他对江南文化的了解,现在比我厉害了。”安德烈由衷地说。谁说不是呢?在千灯古镇的石板街上,当安德烈刚想要给那桑讲讲石板街的故事,那桑顺口就接了一句杜荀鹤的《送人游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这让安德烈老怀安慰。

02

一种跨文化融合的力量

“中外文化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更多地了解学习在地文化,便于我更好地融入企业管理。”从顾炎武故居走出来的时候,安德烈看到了那句千古名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他看来,中国自古有之的这种责任感,正是企业生存的最重要命脉。“尤其是像我们这种制造业企业,以产品质量为第一生命力。”

从销售做起,在第一家公司成为职业经理人并成功运作该公司上市后,安德烈觉得他的职业生涯还需要更大的挑战。于是,六年前另起炉灶,选择带着联华塑胶五金有限公司转型升级。

联华塑胶五金有限公司是一家有着30年历史的老牌企业,不论是管理还是产品制造上,都面临着更加深度的革新与挑战。

因了责任与挑战,在管理中,他将严谨与一丝不苟刻进企业的基因里。企业不仅采用了最严苛的6S质量管理体系,而且每天6点就要上早课,将安全生产耳提面命。而安德烈本人,不是巡逻在产线上,就是以速战速决的方式“决策”在任何一个突发应对上。

就在接受采访的前几天,一批应允美国客户的订单出现了毫米级“误差”,安德烈当即安排得力干将奔赴美国,并于第二天召开视频在线会议,以万分的真诚提出解决方案,最终赢得客户信赖。

“苏州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创新高地,我们在这里成长,也要及时应对市场需求,解决新的痛点。”在他的带领下,企业的产品策略逐渐走向更新的绿色消费市场,如儿童玩具(安全座椅)等领域,销售额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稳步增长,并计划在越南扩产,投资建厂。同事们都说,这是“洋面孔”带来的新力量。

【时光之语】

老外不见外,正是这种文化认同和文化互融,扣动着全人类心底最深处共同的柔软。双向的文化交流,也让中华文化,在文明互鉴中博采众长,不断发展、完善,平视世界自信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