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文物保护,责任重大。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
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参观广元翠云廊、皇泽寺,很多人的视角或许和我一样,更想关注一声声“神奇”赞叹背后的“保护”。因为它们有一个相同的“金字招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
文物保护,力重千钧。
翠云廊,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金牛古蜀道上,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剑门蜀道遗址的核心组成部分。
皇泽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纪念武则天的祀庙,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所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所属的文物行政部门,国家文物局对不可移动文物所核定的最高保护级别。这个“最高保护级别”,寓意最硬核的“保护的力量”。
如果没有硬核保护,哪来的“三最”之叹?青石古道历尽沧桑,夹道古柏林立成廊。眼前的一株剑阁柏,笔直挺拔、直指云霄,在翠云廊古柏中十分特别,有“三最”:最高,树高27米;最老,树龄约2300年;最奇,远看似松、近看是柏。
如果没有硬核保护,何来的价值“重重”?皇泽寺现存北魏晚期至唐龛窟57龛,摩崖造像1200余尊,主要龛窟有大佛窟、中心柱窟、五佛窟、写心经洞等,有极高的文物价值、观赏价值及研究价值,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
所有“会说话”的坚挺存在,所有触摸得到的“神奇”,见证着最硬核的“保护”!
(三)
文物真的“会说话”,历史真的“会说话”,文化真的“会说话”,但前提必须建立在“真保护”“大保护”之上。
城市是一个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载体,历史文化是城市魅力之关键。要保护好文物,让人们通过文物承载的历史信息,记得起历史沧桑,看得见岁月留痕,留得住文化根脉。
“护下来”才能“守得住”,“守得住”才能“代代传”。在广元,保护的“真”和“大”,镶嵌在一个个有温度和力度的行动字符里,比如让很多人过耳不忘的这一“让”:公路铁路为文物保护让路。
为保护文化遗产,广元将千佛崖前的川陕公路后移100多米,移路过程中,爆出震惊考古界的发现——老川陕公路下覆盖了一段保存完好的金牛道。新修隧道从千佛崖背后绕过,为距今有1500多年历史的“国宝”让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皇泽寺,广元通过多方协调,使宝成铁路成功改道,还建了一条绕过文物区域的下穿公路。
公路铁路为文物保护让路,“让”中“保”,“让”中“护”,“让”中“守”,“让”中“传”……保与护,传与承,一个“让”字体现得淋漓尽致。凭借这一“让”,广元经验在全国推广,“要动土、先考古”文物保护社会共识更加形成。
(四)
“真保护”“大保护”,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使得广元这座城市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很好地融为一体。如今,广元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5处,五年来分别增长33.3%、112.5%。
这里是翠云廊——
绵延300余里,有着迄今保存最完好、里程最长、数量最多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
这条由近万株人工栽植的古老行道树组成的绿色交通长廊,在历史的漫长河流中,注视着南来北往的行人过客,记录着那些属于往昔的故事。
这里是皇泽寺——
寺内存有全国唯一的武则天真容石刻像,石像中的则天女皇,头戴皇冠,面像似佛。这里流传有乌龙感孕、凤凰催生武则天的传奇故事。
郭沫若赞曰“广元皇泽寺,石窟溯隋唐。媲美同伊阙,鬼斧似云岗。”
这里是广元——
迄今已有2300多年建城史,是先秦古栈道文化和蜀道文化的集中展现地、三国历史文化的核心走廊、中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武则天的出生地,剑门蜀道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是原川陕苏区核心区域、后期首府所在地和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
当蜀道文化、三国历史文化、武则天历史名人文化、红色文化交相辉映,广元儿女在这里触摸古城、古道、古关、古崖的沧桑风韵,品味李白、杜甫、陆游、李商隐等留下的诗情画意,感受川北薅草锣鼓、白花石刻、麻柳刺绣的匠心魅力。
数不尽的美好,皆映照这样的朴实逻辑: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比起眼前的神奇、惊奇、传奇,“保护的力量”更有穿透力!
壹点号强眼热议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