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上海游是从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作为首个行程开始的。2024年9月26日上午09:30,我们抵达上海的第二天,与王国坚、黄巧妹、曾维新、罗剑青、徐和音、金福康、刘凤等上海战友们相约,一同来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
上海电影博物馆留影(摄影:路人)
对于上海电影博物馆来说,记者一直就期盼着能到此好好回味一下,从童年到至今的观影岁月的美好时光。对于我的电影情结,可以说从小就与之结下了深厚的缘分。那时由于国内主要只有北京、上海、长春等三大电影制片厂,所以出品的影片有限,故此,基本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出一部看一部。
当年保存的资料(合成:朱凤霞)
至今,我保留着一本当年北京电影学院编的《批判毒草影片集》的书,虽然这部书没有什么阅读价值,但是,由于书中附有“一九四九年--一九六五年国产故事片、戏曲片”一览表。故此我始终将其当作一本工具书在使用。我浏览了一下,基本上我看过百分之七十左右,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拍的。故此,我对上影也一直有着很深的电影情结。
书中内页(摄影:冯赣勇)
记得大串联时,我还专程去过一次上影,依稀记得那时在一个弄堂内外,各有一个上影厂,分别是海燕、天马,其实还有一个江南厂。但是当时不太清楚,只到过这两个厂。并且在弄堂里的那个电影厂门口,还看到了刚从里面出来的陈述同志,正躲避一辆骑过来的自行车,差点被撞上,对这个巧遇印象很深。可因时代久远,至今,我也没弄明白当时去的两个上影厂的称谓到底是哪个?以及那是上海的什么地方?
电影《海魂》剧照选(资料)
我虽然没搞清楚当年去的分别是哪两个上影分厂,但是,对于上影、海燕及天马还是十分清楚的。例如,我特别喜欢的几部像《海魂》《羊城暗哨》《林则徐》《聂耳》就是上海海燕厂拍的;而《女篮五号》《沙漠追匪记》《红色娘子军》《魔术师的奇遇》则由上海天马厂所拍。有幸的是我至今还保留着一张当年在北京正乙祠戏楼,与《海魂》的编剧黄宗江先生的合影。
与《海魂》编剧黄宗江留影
而真正署名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南征北战》《宋景诗》《铁道游击队》《家》等影片,则才是在1956年以前还未分几个厂时的作品。出于对于上海电影制片厂如此深厚的情结,如今能来上海电影博物馆观瞻,真是十分兴奋与激动。
上海电影制片厂雕像(摄影:冯赣勇)
当天上午,记者一行来到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漕溪北路595号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前,首先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博物馆前的一座由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先生制作的上海电影制片厂“工农兵”片头形象的雕像。这个熟悉的片头雕像,真是令所有的上影影迷们倍感亲切。
谢晋导演雕像留影(摄影:曾维新)
此外,在博物馆的一侧还有一座著名导演谢晋的雕像。雕像上的谢晋导演,一手指着前方,双目炯炯有神,好像正在执导着一部影片拍摄的专注景象。大家纷纷在这两座雕像前留影。
上海电影博物馆标识(摄影:冯赣勇)
来前从攻略上得知,原来上海电影博物馆坐落的位置,就是在原上海电影制片厂的旧址上。虽然不知道这里是否就是我当年曾经来过的地方?但是站在博物馆门口,就能感受到一股浓厚的历史氛围与艺术气息。建筑外观既保留了原上影厂的历史韵味,又融入了现代的设计元素,庄重而典雅。
明星速写画(摄影:冯赣勇)
进入博物馆大厅,宽敞明亮的空间让人眼前一亮,天花板上悬挂着的巨大电影胶片模型,大厅右侧的墙壁上是赵丹、秦怡、孙道临、白杨、上官云珠、张瑞芳、王丹凤、祝希娟等著名的上海电影明星的速写画,这一切好像在诉说着上海电影的发展历程。
光影记忆展区一角(摄影:冯赣勇)
顺着观光电梯,我们首先来到四楼的“光影记忆”主题展区,这里是整个上海电影博物馆的精华所在。
博物馆展区留影(摄影:黄巧梅)
漫步在“星光大道”上,闪光灯和欢呼声音响效果此起彼伏,让人仿佛置身于奥斯卡颁奖典礼的现场,体验了一把走红毯当明星的荣耀感觉。
大师风采展区一角(摄影:冯赣勇)
漫步“星耀苍穹”和“大师风采”展区,面对展厅四面八方墙壁上展示的众多电影大师和杰出影人的图片,看得人心潮沸腾,那么多曾经在银幕上,观赏到的如此熟悉的明星面孔,真是令人激动万分,浮想联翩。
工作生活场景(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这里还有他们的生平事迹、文物文献及工作生活场景,如郑正秋、蔡楚生、夏衍、孙道临、赵丹等,他们的艺术成就和精神风范令人敬仰。
南京路展区留影(摄影:王国坚)
来到“水银灯下的南京路”展区,这里通过逼真的场景复原,让人们深切感受到了当年《霓虹灯下的哨兵》这部上海经典电影的拍摄氛围。
百年发行展区一角(摄影:王珏)
在“百年发行放映”展区,人们透过模型、广告、电影拷贝及百余幅各个历史时期的海报,能够生动地回顾展望电影发行放映的百年历史,深深领略其上海电影长盛不衰的文化魅力。
《南征北战》资料(摄影:冯赣勇)
来到三楼的“影史长河”展区,这里是对上海电影百年发展历程的系统回顾。人们沿着百年上海电影的发展线索,从“影海溯源”“梦幻工厂”“光影长河”“大开眼界”“译制经典”“动画长廊”等六个不同侧面介绍上海电影的各项成就,呈现了上海电影从传入到发展壮大的历程。
电影海报墙一角(摄影:冯赣勇)
“影海溯源”与“梦幻工厂”展示了上海电影在不同时期的创作风格和特点,“光影长河”“大开眼界”,则通过一部部经典的电影作品,展现了上海电影的艺术魅力。特别是一幅幅令你熟悉的电影海报,会令人们引发一段段观影时光的美好回忆。
译制经典展区一角(摄影:冯赣勇)
在“译制经典”和“动画长廊”部分,人们可以欣赏到许多优秀的译制片和动画电影的介绍,如《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谭》等经典动画作品,这些作品不仅是中国电影的瑰宝,也是世界动画史上的经典之作。
上译厂配音演员及角色(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在这个展区内,喜爱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的影迷们,可以尽享领略他(她)们的风采。既能在这里通过《魅力人声》的数字点播,聆听一段你所喜爱的著名外国影片桥段的配音;也可以观赏由著名配音演员苏秀解说的《苏秀讲译制百年》的专题片,深刻了解一下上海电影译制片的辉煌历史。
动画片剧照选(摄影:王珏)
来到上海电影博物馆的二楼,这里是谢晋电影作品展即“赤子之心:谢晋百年诞辰纪念特展”。此展区展览面积近 600 平方米,是上海电影博物馆开馆以来,展陈空间最大的一次特展;展出了 534 件/组展品,是至今展品数量最多的一次展览。
谢晋百年展区(摄影:冯赣勇)
这里不仅展示了谢晋的家庭生活,体现出家庭对他的影响以及他在家庭中的角色,使观众能够看到这位电影大师的另一面。而且还呈现了谢晋的电影创作成就,他一生拍摄了 36 部电影。
谢晋生活工作照(摄影:冯赣勇)
如《女篮五号》《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天云山传奇》《芙蓉镇》《高山下的花环》等,这些作品记录了中国社会的变迁起落,展览中通过影片片段、剧照、相关创作手稿等,让观众感受其电影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谢晋书房(摄影:冯赣勇)
展览还原了《芙蓉镇》场景和谢晋书房场景,使观众仿佛身临其境,更直观地感受谢晋电影的场景氛围和他的创作环境。是对谢晋导演的一次全面而深入的展示,为观众了解谢晋的电影艺术和精神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灿烂奖杯(摄影:冯赣勇)
最后来到一楼的“荣誉殿堂”展区,这里以“百年辉煌”“荣耀瞬间”“国歌诞生”“灿烂金杯”“影史第一”等不同主题,全方位地展示了上海电影对中国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所做出的杰出贡献。
乌鸦与麻雀现场(摄影:冯赣勇)
特别是在一楼还有一处当年电影《乌鸦与麻雀》的拍摄现场,在全部还原于当年场景的氛围下,观众通过一段真实的画外音,结合眼前的景象,真情实感地观赏一个电影《乌鸦与麻雀》的拍摄桥段,让你零距离地跟电影做一次亲密的接触。
上影老电影剧照(摄影:冯赣勇)
在这里,人们看到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和资料,如早期的电影拍摄设备、电影剧本手稿、老电影的剧照等。其中,最让人们印象深刻的是关于《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诞生的历史展示。通过图片、文字和影像资料,人们了解到了这首歌曲是如何从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曲,逐渐成为了代表国家精神的国歌,深刻感受到了电影与国家命运的紧密联系。
电影工作者雕像(摄影:王珏)
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终于让我还了长久以来对上海电影制片厂观影情结的夙愿。与此同时,也令我对上海电影的发展历程,有了一次更深入的了解,更使我从心底无形中产生了一种对电影艺术的更高敬意!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图文:冯赣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