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音寺(十一天津自驾坐西朝东·自在观音🚗🌉五潮音寺)

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要带你们走进塘沽潮音寺,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净化的圣地。在这里,海潮声与禅钟声交织,让人忘却尘世的烦恼。

【寺庙印象】 潮音寺坐落在海边,古朴的建筑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谐共存。寺庙的飞檐翘角,古木参天,每一处都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海潮与禅音】 在这里,你可以听到海潮拍打岸边的声音,与寺庙的钟声、诵经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宁静之美。这种声音,仿佛能洗净心灵的尘埃。

【禅意生活】 潮音寺不仅是一个宗教场所,更是一个体验禅意生活的地方。在这里,你可以参与禅修、抄经等活动,体验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

家人们,今天来给大家讲讲拥有 600 多年历史的塘沽潮音寺!

潮音寺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沽街道,它始建于明朝永乐二年,也就是 1404 年,和天津建卫是同一年哦!最初它叫南海大寺,也叫双山寺。这座寺庙可是大有来头,它朝向大沽海口,是船只入海见到的第一座寺院,因此被人们称为 “沽口第一寺”。

提到永乐二年,顺便讲讲天津卫的由来。

话说在明朝时期,燕王朱棣于 1400 年以 “靖难” 为名,率军从天津的前身 —— 直沽出发,南下争夺皇位。历经数年战争,朱棣最终成功攻陷南京,夺取皇位。1402 年,朱棣即位,即明成祖,年号 “永乐”。为了纪念自己开始发兵的这片 “龙兴之地”,朱棣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 年 12 月 23 日)将 “直沽” 赐名为天津,其中 “天” 代表天子,“津” 则指渡口,意思就是 “天子渡河之地”。

天津得到赐名后,同年还设置了军事部门。当时设立了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这三个卫所统称 “三卫”。“卫” 是明朝的一种军事建制,由指挥使统领,直隶于后军都督府。每个卫所的士兵足额有 5600 人,天津三卫的士兵定额共 16800 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逐渐增加,商业也日益发展,各种事务变得繁多,卫所已难以管理这个军民混杂的商业化城市。于是,明廷便在天津陆续因事设置各种官职、官衙,建立学府,或者将外地的官衙迁到天津来处理事务。

而 “天津卫” 这一称呼,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成为了天津的一个别称,一直沿用至今~ 它不仅代表了天津的历史渊源,也体现了这座城市在军事方面的重要地位呢!

在明朝嘉靖年间,大沽口已然发展成为繁荣的渔港重镇,但当时倭寇常常侵扰。为了安定民心,也为了感念观音菩萨福佑一方平安的恩德,嘉靖皇帝拨帑重修南海大寺,并在竣工后御笔赐额 “潮音寺”,从此这个名字就一直沿用至今啦,而这座寺院也成为了明代的皇家寺院。

到了民国初年,曾任民国第五任大总统的曹锟先生,就出生在潮音寺西南侧。据说曹母临盆前夕,还梦见潮音寺观音殿脊刹上的一条龙腾云而起,盘旋飞舞落于窗前呢!曹锟幼年时常在潮音寺玩耍,庙前广场也是他和小伙伴们练习摔跤打拳的地方。1914 年,曹锟率部攻打湖南岳州之前,曾独自到潮音寺礼拜祈祷。凯旋后,他为表敬重,在远离潮音寺五里的万年桥下马,一步步走到寺院虔诚上香,并捐两万大洋重修潮音寺。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潮音寺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也是其历史上规模最为雄伟的时候。当时曹锟的夫人为他生了个儿子,他便雕凿了一个由 5 个雄狮护卫着 1 个月亮的玉质雕塑,置于潮音寺正殿屋脊之上,被大沽人称为 “五狮捧月”。不过这个雕塑在 1966 年的文化大革命中被毁了,1992 年重修潮音寺时,用水泥制造了一个复制品,但没有重新安置在观音殿房脊,只是作为展览品放在庙院内。曹锟还曾让其秘书题写 “渤海蒙庥” 横匾悬挂于潮音寺山门,意思是渤海湾的渔人及居民都会受到观音菩萨的庇护。

提起曹锟,再介绍一下这位出生在天津的民国大总统。

曹锟可是个有故事的主儿。他于 1862 年 12 月 12 日出生在天津大沽(今天津市塘沽区),字仲珊,晚号乐寿老人、渤叟、惟仁。

他的出身普通,家里是造船的。不过曹锟年轻时可不安分,弃商从戎,投身到淮军里去了。后来还进入天津武备学堂学习,表现不错,毕业后就当上了毅军的哨官。

1894 年甲午战争爆发,曹锟跟着部队去朝鲜打仗。第二年,他又跑到袁世凯在小站筹建的新军那儿,因为有文化,又会来事儿,逐渐得到袁世凯的器重。

在民国时期的各种争斗中,曹锟可是相当活跃。他参与过不少大事件呢!像辛亥革命后,他被调回北京拱卫京畿,还参与了镇压滦州革命军起义。

后来在 “二次革命” 中,曹锟率领北洋陆军第三师攻打湖南都督谭延闿,立了功。

袁世凯称帝时,他也跟着上书请求改帝制。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成了皖系(段祺瑞)和直系(冯国璋),曹锟成了两边拉拢的对象。他还被段祺瑞忽悠着主战,结果好处没捞着,反被耍了。

1919 年,曹锟被拥立为直系军阀首领,人称 “保定王”。1922 年第一次直奉战争,直系获胜,他控制了北京政府,逼走大总统徐世昌,迎回黎元洪,可黎元洪也就是个傀儡。

曹锟一心想当大总统。1923 年 6 月,他用各种手段把黎元洪赶下台。为了能 “合法” 当选总统,他可真是下了血本!又是高价收买议员,又是胁迫他们出席会议,花了 1350 万元,终于在 10 月 5 日以 480 票 “当选” 总统,并于 10 月 10 日就职,还公布了《中华民国宪法》,这部宪法也被叫做 “曹锟宪法” 或 “贿选宪法”。

不过,曹锟这总统也没当多久。1924 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冯玉祥叛变,曹锟被软禁,总统自然也当不成了。

曹锟的一生可谓是起起落落。他下野后寓居天津,经营些实业与房地产。“九一八” 事变后,日军想拉拢他出山,他拒绝了,表现出一定的民族气节,这一点还是值得肯定的。

潮音寺占地 5124 平方米,由三层大殿、四座配殿、一座柳仙亭和南北跨院园林组成,保持了明清建筑原有的风格,古朴典雅。殿门坐西朝东,面向西大沽海河入海口,还有一座巨型三面观音像高高矗立、观海听涛,与普陀山观音像南北相望,自成一番意境。

这里的三面观音分别是滴水观音、送子观音和宝珠观音,她们背靠背站立,神态和蔼安详。这尊雕塑高 16.7 米,总重 100 多吨,是用花岗岩精心雕刻而成的,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三面观音石雕像哦!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深受人们的敬仰和崇拜。她有众多的法身,每一种法身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首先是滴水观音,她通常被描绘为手持净瓶,瓶口向下,似有水滴不断流出。滴水观音寓意着慈悲和救苦救难,象征着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之水润泽众生,帮助人们消除烦恼、熄灭痛苦,带来清凉和解脱。

宝镜观音,手持宝镜,心如明镜。宝镜代表着智慧和洞察力,宝镜观音可以明分善恶,照见一切众生的善恶业障,帮助人们驱除邪恶和恶灵。据说,如果感觉家中有不干净的恶灵困扰,或者连连噩梦、疾病缠身,可以供奉宝镜观音,以阻挡恶灵的影响。

送子观音则怀抱男童,脸带慈和微笑。她寓意着早生贵子、添丁添寿。在传统文化中,对于那些渴望生育孩子的家庭来说,供奉送子观音被认为可以祈求得到子嗣,保佑家庭幸福美满,子孙昌盛。关于送子观音的来历,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送子观音原是春秋时期楚庄王的第三个女儿妙善,在普陀山修成佛。也有学者认为送子观音是由佛教中的诃利帝母演化而来,诃利帝母又称鬼子母、欢喜母、爱子母,是佛教二十诸天的第十五位,其有送子功能。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送子观音信仰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传统的 “生” 的观念和儒家孝德思想起了很大作用,而佛教里的观音菩萨能很好地切合中国文化特点,满足民众的心理需求。人们认为供奉送子观音能保佑求子得子,心想事成。中国各地有一些著名的送子观音庙宇,如普陀山、五台山、洛阳灵山寺、南岳大庙、泰安碧霞祠、天津潮音寺等。

除了上述法身外,观世音菩萨还有其他多种常见的法身形象,例如杨柳观音、龙头观音、持经观音、圆光观音、游戏观音、白衣观音、莲卧观音、垄见观音、施药观音、鱼篮观音、德王观音、水月观音、一叶观音、青颈观音、威德观音、延命观音、众宝观音、岩户观音、能静观音、阿摩提观音、叶衣观音、琉璃观音、多罗尊观音、蛤蜊观音、六时观音、普悲观音、马郎妇观音、合掌观音、不二观音、持莲观音、洒水观音等。不同的法身形象在造型、姿态、场景和所持法器等方面各有特点,分别象征着不同的寓意和精神内涵。

这些法身形象丰富了观世音菩萨的宗教文化内涵,也反映了人们对观世音菩萨慈悲救度的多元需求和期望。它们在佛教艺术、寺庙建筑、文学作品以及民间信仰中广泛存在,成为了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信仰和内心感受,对不同的法身形象产生独特的理解和共鸣。同时,对于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是一个个人化的过程,重要的是以平和、包容和尊重的态度去对待和欣赏其中的智慧与美好。

那么在赠送一下关于观世音菩萨的起源和中国历史长河中的变迁。

观音是雅利安的神!

双马童(aśvin,音译为阿湿波,字面意思为 “驯马者”,按另一些解释,则为 “马所生的”)是婆罗门教 - 印度教中的一对双子神,分别名为那裟底耶和达湿罗。

据梨俱吠陀记载,双马童是云之女神萨拉尼尤(陀湿多之女)和太阳神苏利耶的儿子。不过,这里的太阳神存在一些争议,与萨拉尼尤结婚的太阳神是毗婆湿婆,他被认为是苏利耶的另一个形象,但在原始神话中,毗婆湿婆与苏利耶未必是同一个人。

双马童在吠陀经典里是象征着日出与日落的神,他们是一对容貌俊美的青年,每天黎明时会乘坐金车驶过天空。在吠陀里,双马童也是驱逐病痛的神医,并且能惩治恶徒。吠陀经常提到他们救起一个落水者的故事。双马童似乎总是兄弟两人一起行动。公元前 5 世纪的古印度语言学家耶斯卡说,他们一个是黑夜之子,一个是黎明之子。

双马童是吠陀时代雅利安人最崇拜的大神之一。梨俱吠陀中共有 376 处提到他们的名字,有 57 首颂歌是专门献给双马童的。

双马童的主要功德是救苦救难,尤其能治病。他俩能使瞎子复明、残废复全,能使无奶的牛产奶、阉人的妻子生子,使老女得夫、沉船获救。他们曾让一位老仙人恢复健康、延长寿命并返老还童,治好许多病老伤疾,还主持婚姻,帮助不少人得到妻子。《梨俱吠陀》中也常常提到双马童救了一个落水者,那人沉溺在黑暗的大海中,只抱着一根木头,向双马童呼救,双马童便驾着百桨木船迅速地救他脱险。还有人被坏人绑起来扔在水里挣扎了九天九夜,最后被双马童救活;有些人掉在了黑洞洞或满是火焰的坑里,在叫天不应叫地不灵时,也是双马童来救援,让他们喝下清凉的饮料,脱离险境;有的女人在战争中被砍掉了一条腿,双马童便给她安上一条铁腿或铜腿。总之,被他们救助的人不计其数。

随着毗湿奴与湿婆信仰的推广,他们受到了更大程度的重视,而吠陀时代的诸神,包括双马童,逐渐变成了印度教中的从属神,失去了之前的荣光。在佛教中,双马童被纳入佛教体系,成为马头观音或马头明王,其形象以马置于头,后又进一步人格化,演变为各种不同的观音形象。

佛教传入中国后,观世音菩萨的形象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为性别由男性逐渐转变为女性,同时在造型和细节方面也有所演变。

中国-普渡众生,男转女

在古印度佛教中,观世音菩萨的形象通常是男性,他赤裸上半身,手执莲花,半透明的装饰自腰间下垂覆盖臀部与大腿,头戴冠冕,手戴钏镯。而传入中国之初,观世音菩萨的形象仍以男性为主,例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雕像和壁画中,观世音菩萨具有明显的男性特征,可能有唇上的小胡子。

南北朝时期:这时候的观音菩萨造型偏向男性哦!面部很丰满,眼睛大大的还凸出来,眉毛长长的很平展,鼻子又深又高和额头齐平,耳朵长长的齐肩呢。头上戴着宝冠,宝冠上主要有花髻,就像贵族富人的装饰一样,另外还有发髻冠、化佛冠等样式。宝冠两旁还有像翅膀似的宝缯装饰。袒露着上身,颈部是那种有悬铃的圆领式。胸部挂着璎珞和像两条蛇形状的饰具,两臂戴着钏,下面穿着羊肠大裙。

隋到唐初阶段:观音菩萨的面部变得丰圆适中,方额突出。虽然还是以男性形象为主,但已经开始慢慢演化出女性形象的特征啦。发冠的样式有低花瓣式、高发髻,宝冠上还有双带下飘呢。身上的璎珞变得更加精细复杂,有的代替了披帛,有的披帛垂到脚部再交叉上卷,有的披帛从两肩下垂横在胸腹之间两道,不过还是能看出裙带如绅的样子。雕刻技法也从南北朝晚期的直平刀法发展成了向下凹入的新圆刀法来表现衣纹。

盛唐时期:这个时期观音菩萨的造型达到了饱满成熟的阶段,而且更加明显地走向世俗化啦。越来越女性化,面部圆深,眉毛弯弯的很长,眼睛细长,有着宝冠式高髻,有着少女或少妇的面相特征呢。这时候还出现了好多不同手臂的形象,比如单尊双臂观音、双头四臂观音、三头六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等。

宋代:在唐代的基础上,服饰比唐代更加复杂。面部刻画上,人物颊额丰圆适宜、面容婉丽,戴着珠光宝气的花冠,简直就像世俗中的贵妇人形象。观音造型的动作表现以及服饰自然生动流畅,充满了迷人的艺术魅力。

辽代:从整体风格来看,基本继承了盛唐时期的观音造型。头戴宝冠、面相丰满适中、眉毛弯长、颈挂璎珞、体态婀娜、神态自然、比例适度,完全就是淑女的化身呀,肌体和服饰都有着应有的重量感。

金代:承袭了宋代以及辽代的风格,但造型多显得较为繁琐,还表现出一种颓萎气息呢。虽然形象上还是保持着传统的写实风格,但服饰衣褶的处理就略显得繁复啦。

元代:由于蒙古人接受藏传佛教为国教,佛教造像开始了两条路线的发展。官样的观音造型多数是赤裸的,只有简单的璎珞、臂钏等装饰,这类密教造型多数形象是细腰,面相上鼻子高且直,嘴唇比较薄,两颊较瘦,在造型上接近印度形式;但也和唐代观音造型有某种继承关系。不过呢,衣纹质感不足、繁缛琐碎、面部缺乏内心传神的联系,总体上已经流露出形式化的衰退迹象。而民间的造像……

在观世音菩萨女性化的过程中,也有一些相关的传说故事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妙善公主化为观音的传说。妙善公主为救父亲舍弃自己的眼睛和手,她的壮举感动了上苍,最终化为观音菩萨,这使得观音的慈母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此外,人们认为慈善护生等温柔的事由女性来做更为合适,这也促使观音的形象向女性转变。同时,观音菩萨在佛教中具有多种化身,其化身中也有不少女性形象,且观音还具有 “送子” 的功能,这些因素都使得人们更容易将观音与女性联系起来。

需要注意的是,佛教中强调观世音菩萨早已解脱六道轮回,超越了男女性别,其以不同的形象化现是为了依据众生的不同情况更好地度化众生。在不同的文化和艺术作品中,观世音菩萨的具体形象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上都体现了其慈悲、救苦救难的精神特质。

嫁接在观音上的故事。

妙善公主的故事:相传在南北朝时期,北周宗室妙庄王有三个女儿,其中他最钟爱的三女儿妙善公主生得美艳绝伦,且心地善良、性情恬静、聪慧超凡。到了适婚年龄,妙善公主却一心想修佛成仙,去救度苦难中的人们,坚决不结婚,这令妙庄王十分恼怒。他故意为难妙善,让其在腊月天种满鲜花才允许修行。然而,妙善在白雪皑皑的山上将树枝插到雪地里并念经,回头时发现满山已开满鲜花,此地后来被称为插花岭。之后妙善到白雀寺修行,却遭流氓无赖恶意中伤,妙庄王怒烧寺院,但妙善诵经安然无恙。失去理智的妙庄王下令对妙善处以极刑,然而刀斧自行折断,施绞刑时一只猛虎冲进法场将她救走。妙善在静水潭洗尘,该水池被后人称为凤凰池,整理衣衫的地方则盖起了梳妆楼。她继续在大香山的中峰石窟修炼,最终修成正果,显示出观世音菩萨的庄严法像,神通大显,救度了无数人,包括她的父亲和姐姐等。耀州大香山寺也成为了中国古老且久负盛名的观世音道场。妙英公主的传说:往昔过去劫,有个妙庄严王,王后名叫宝应,他们生有三位公主,大公主叫妙颜,二公主叫妙香,三公主叫妙英。妙英公主虽然最小,但最善良聪明,也最讨人喜欢,五岁能诵经,尊重佛法、孝顺父母,彬彬有礼、善解人意,尤其被父王视为掌上明珠。大公主、二公主先后出嫁后,妙庄严王要为三公主寻找如意郎君,可妙英公主表示不想嫁人,决心皈依佛门。父王多次劝说无果后,一气之下将她逐出宫门。妙英孤苦伶仃,浪迹天涯,在一座荒山结庐拜佛、面壁苦修,终成菩萨。由于她受尽人生苦难,所以能体察世间各种烦恼,人们遇到困难或灾变时,只要念诵其名号观世音,菩萨就会及时赶去拯救。鱼篮观音的故事:唐朝宪宗元和十二年,陕西某地出现一位十分美貌的提篮卖鱼少女,当地少年都想娶她为妻。少女提出若有人能在一夜之间背诵出《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就嫁给他。次日清晨,有二十人能背诵。少女又给这二十人每人一部《金刚般若波罗密经》,说能在一夜背出的就嫁。第三天,有十位少年能背诵金刚经。于是少女再给这十人每人一部七卷本的《法华经》,表示三日内熟诵出就嫁。三日期限到后,只有一位姓马的少年能熟背,少女便答应嫁给他。举办隆重婚礼后,少女称身体不适进洞房休息,未等宾客散去,她竟死去且尸体腐烂,只好将其埋葬。几天后,一位老和尚来见马郎的媳妇,得知少女病故埋葬后,要求去看坟。老和尚用锡杖拨开坟并打开棺材,里面没有少女尸体,只有一块黄金锁子骨。老和尚挑起黄金锁子骨向群众传播佛法,说此地习俗好斗,不知世上有佛、佛法和僧侣这些真理的化身。这位卖鱼少女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用这种方法来教化启迪众生明白真理、普济众生,说完便腾空飞去。此后,陕西这个地方信仰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南海观音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南海一带出现瘟神,肆意兴风作浪,导致疫疾虐行,百姓苦不堪言。观音菩萨得知后动了恻隐之心,决心立刻到南海救民于水火。为彰显造福苍生的态度,观音菩萨向天下发出长居南海的心愿,各路神仙纷纷响应。其中海龙王第五子狻猊自告奋勇随行护法,主动化为鳌龙作为坐骑驮乘观音奔赴南海。在他们的大力救助下,瘟神被迅速铲除,疫病也被根治,南海百姓重新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善良的百姓们非常感激观音菩萨和龙五爷的法力庇护,纷纷在家里塑了立于波涛之上的乘龙观音菩萨像供奉,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民间慢慢就俗称为南海观音了。

这些传说故事在不同地区和文化中可能会有一些差异,但都体现了观世音菩萨慈悲、救苦救难的精神。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深受人们的敬仰和崇拜。需要注意的是,传说故事往往包含了文化、信仰和人们的美好期望等元素,它们更多地是从精神层面给予人们启示和慰藉。

600 多年来,潮音寺福佑着一方百姓,在滨海地区人们的心目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每年观世音菩萨圣诞日,都会有超过 20 万人前来礼佛祈福。如今,它已成为天津市进行礼佛民俗活动和旅游观光的重要场所,在这里,游客们不仅可以感受浓厚的佛教文化,还能领略到当地独特的风俗民情。

潮音寺全年开放,开放时间是 08:00-17:00,而且门票免费。如果大家对历史文化和佛教感兴趣,不妨来这里逛一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