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螺坑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大山里世界文化遗产)

点击

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大山里世界文化遗产

南靖县西南部的书洋镇,有一个大自然眷顾的地方——田螺坑村,它以“土楼民居”闻名于世,被评为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2008年7月6日,田螺坑土楼群与南靖县、华安县、永定县共46座土楼作为“福建土楼”代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田螺坑土楼群成为标志性文化景观,人们到此,可感受传统建筑的魅力,也了解闽西南的客家民居文化。

仰视土楼群巍峨壮丽

独一无二的民居奇观

被列入“世遗”的田螺坑土楼群,共5座土楼,中间1座是方楼,围绕四周的是3座圆楼和1座椭圆形楼。最早建造的是方形的“步云楼”,始建于清嘉庆年间,随后陆续建起的4座楼分别为“和昌楼”“振昌楼”“瑞云楼”“文昌楼”。田螺坑村海拔780多米,5座土楼建在高低不同的台地上,人们观赏土楼群,随着观看角度的不同,土楼景观也在不断变换,圆楼时而在前且不停地旋转,方楼时而隐蔽时而显露。在坡底公路上看,5座土楼层层叠叠,显得庄严肃穆、巍峨壮丽。在空中俯视“一方四圆”时,其酷似餐桌上的菜盘,被当地人戏称为“四菜一汤”。

比起“四菜一汤”这个戏称,“梅开五福”的解读更具文化意涵。依山而建的“一方四圆”土楼,形状如同一朵缓缓开放的梅花。“梅”是华夏之花,5座土楼取“梅开五福”吉祥寓意,其来自河洛文化。《洛书》以“五”为中心数,是古人追求和谐的理想状态。人类生活基本源泉都归结为“五行”物质形态,金代表着冶炼之道,木引申为农业生产,水是生命源泉,火是生活的动力,土是人类生存根基——大地,这是河洛文化的基本论点,也是中国传统自然哲学的最早构架。

“梅开五福”的田螺坑土楼群

高超精湛的建筑技术

土楼是深居大山的劳动人民栖居的家园,是民居景观建筑的精华。夯土建屋是古老的建筑方法,圆土楼的建筑对这种传统的建筑技术进行了创造性的改进,在夯筑生土时,掺上石灰、红糖水和糯米浆作为黏合剂,又在夯筑过程中,逐层加上竹片、木条和碎瓦作为筋骨。建筑材料随地可取,建筑方法简单易行,而建成的房屋却异常坚固,不怕风吹,不怕水泡,而且抗震力极强,历经数百年却依然安然无恙。

5座土楼均为3层土木结构,土楼的底层,除厅堂、梯间外,一般是厨房和餐厅,外墙不开窗,对内开木构直棂窗和木板门,或加半截腰门。二层是仓库,对外也不开窗,对内少开窗。三层是卧室,对外开长条形的小窗,对内开直棂窗或其他形状的窗。土楼内房间朝里围成一圈,既可分为若干单元,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又以环形走廊把它们连为一体,中央还有公用的厅堂、水井、庭院,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土楼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冬暖夏凉,不仅生活设施齐全,而且配套防火防水防盗等各种用具。三层的窗口平时可用于通风采光,紧急时又可作为射击的枪眼。住在这样的民宅里,可以防御野兽和盗贼的侵袭,十分安全。因为楼内有水井,只要储备足够的粮食,关上大门就成为易守难攻的堡垒。

魅力独具的民俗风情

土楼是作为家族聚居的大型住宅,不仅挡风避雨,防范外来袭击,让族人得以憩息,还是一个团聚族人、延续文化的理想居所。据田螺坑《黄氏族谱》记载,开基祖黄百三郎从永定县奥查村来到这里,看到这里依山傍水,就决定落脚定居,放牛、养鸭、开荒种地。起初是搭盖草寮蜗居,几年后,黄百三郎成为一方富绅,就决定兴建土楼肇基立业,聚衍子孙。建造的第一座土楼就是“步云楼”,寓意子孙后代读书中举,在仕途上平步青云,飞黄腾达。而后所建的“和昌楼”取意和气昌盛;“振昌楼”取意奋发昌盛;“文昌楼”取意文运昌盛;“瑞云楼”有吉祥富贵之意。

田螺坑土楼群的民风古朴淳厚,既有中原文化遗风,又有闽南地方特色,是儒家文化的重要分支和特殊体现。人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和睦相处,其乐融融,有着一种很强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每一座土楼就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小世界”,里面有各家自用的卧室、厨房和粮仓,有生活用具和粮食,还有群体共用的水井;有群体共同祭祖敬神、演戏娱乐和举行婚丧典礼的场所,有小孩一起读书的学堂。既分又合的特殊建筑结构,有利于妥善处理大家族与小家庭的关系。土楼内都有成文或不成文的“楼规民约”,各户人家和睦相处,互敬互爱,同“楼”共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土楼孕育出了这样的美德,它就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有着宽厚的臂膀和海纳百川的心态,使人不自觉地维护这份美德与和平。

-END-

来源:福建老年报作者:许初鸣编辑:陈心海校对:江舒琳审核:陈浩、裴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