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中的微光:重走1938年西安-汉中之路,反思民生与希望
“假如你稍微有点病,这里的人没有不劝用大烟来医治的。” 这句话来自一篇1938年的旅行笔记,作者程惠群以辛辣幽默的笔触,记录了他从西安到汉中的所见所闻。八十多年过去了,再次阅读这篇文字,我依然能感受到字里行间透出的沉重与无奈,仿佛一幅描绘着民国时期西北民生的灰暗画卷,在我眼前徐徐展开。
一、 鸦片的魔爪:从“黑货”到“托拉斯”
程惠群在文章开篇便直言“西北是一片黑”,这个“黑”,指的是当时鸦片泛滥的程度。从西安到汉中,几乎每个城镇都能看到鸦片的影子。在兴平、武功,碗大的鸦片公然买卖,成群的乞丐围着吸食者,期盼能得到几个铜板过瘾;到了宝鸡,甚至出现了“黑货行”,成千上百元的鸦片交易如同家常便饭。
更令人触目惊心的是,鸦片种植在当时竟是许多地方的“正业”。由于政府禁烟政策执行不力,一些地区依然存在着大面积的罂粟种植,鸦片的售价甚至低于小麦。这种触目惊心的景象,不禁让人联想到今天毒品泛滥的危害,以及禁毒工作的重要性。
二、 民生多艰:从秦岭险阻到货币混乱
除了鸦片泛滥,程惠群的文字还记录了当时西北地区民生的其他困境。翻越秦岭的艰险路途,沿途城镇的萧条景象,都反映出当时社会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
在交通方面,尽管当时已经有了公路,但路况极差,遇到阴雨天气,行车更是危险重重。程惠群详细描述了翻越秦岭的见闻,崎岖的山路,简陋的客栈,无不让人感受到旅途的艰辛。
在经济方面,各地货币种类繁多,币值混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不便。程惠群在文中特别提醒准备前往汉中的朋友,要注意汉中地区特殊的货币体系,以免上当受骗。这种货币混乱的现象,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政局的动荡和经济的凋敝。
三、 教会的星火: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在一片灰暗的现实中,教会成为了程惠群笔下为数不多的亮色。他详细记录了沿途各地教会的情况,包括内地会、中华圣公会、天主教会以及自立会等。尽管这些教会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人才缺乏、经费不足、外国差会控制等,但它们依然在努力地传播福音,为当地民众提供医疗和教育服务。
程惠群在文中特别提到了自立会“教友信仰颇笃诚,捐输亦甚热烈”,这让他看到了中国教会的希望。他认为,中国教会应该摆脱对外国差会的依赖,走自立自养的道路,才能真正扎根于中国社会,服务于中国人民。
四、 反思与启示:从历史中汲取力量
重走程惠群笔下的1938年西安-汉中之路,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鸦片泛滥、民生凋敝、社会动荡,这些历史的伤疤依然触目惊心。
在黑暗中,我们依然能看到希望的微光。那些在艰苦环境中坚持信仰的教会,那些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奋斗的仁人志士,都是照亮历史夜空的星辰。
这段历史留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的:
**国家强大是人民幸福的保障。**只有国家强盛,才能为人民提供安定的生活环境,才能有效解决毒品泛滥、民生凋敝等社会问题。
**发展经济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经济发展了,才能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信仰的力量可以跨越时空。**无论何时何地,信仰都是人们战胜困难、追求幸福的精神支柱。
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要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发展环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思考:
回顾历史,我们能从程惠群的见闻中汲取哪些经验教训?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该如何更好地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为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