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湖公园(科普一园一品之青年湖公园)

青年湖

公园

乡土树种

青年湖公园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路西,那里原来是个大水坑,1958年开挖成湖,1960年堆山修路,建亭造桥,才逐渐形成一处占地169800平方米,水面积63800平方米,树木1.6万株的现代公园。园内既有植物群落的自然美景,又有花卉雕配植物造型的园林艺术,展现了青年湖自己的园艺风格。是北京市首批“黄土不露天”的达标公园。

青年湖公园作为北京城区老公园的代表之一,园内乡土树种种类繁多,但每种数量却并不多,有的甚至独一棵,但树龄却有三四十年。其中有不少都是当今城市园林绿化推荐的树种,但因存圃量少等原因并未能在新建项目中广泛应用。今天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青年湖公园里的乡土树种。

#01

水栒子

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是蔷薇科苹果亚科栒子属落叶灌木。小枝细长拱形,幼时紫色并有毛。叶卵形,幼时背面有柔毛,后脱落。花白色,花瓣5;聚伞花序,有花6~21朵;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花期提前至4月下旬至5月中旬左右。核果红色,常仅1核。水栒子的别名叫多花栒子,其种名multiflorus正是多花的意思。

水栒子产自我国华北、东北、西北及西南地区;俄罗斯、亚洲中部及西部也有分布。喜光,耐寒,耐干旱瘠薄,耐修剪。水栒子虽然名水,却耐旱而不耐涝,而其常生长的水边坡地上正是排水通畅,不会积涝的土壤环境。

水栒子暮春初夏白花满树,中秋时节红果累累,鲜艳可爱,是美丽的观赏树种。果实成熟时能吸引鸟类,为园林增添生气。青年湖公园的水栒子孤植于湖中桥头路边,东侧宽敞明亮,西侧林荫茂密,其微气候环境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02

平枝栒子

平枝栒子(Cotoneaster horizontalis)是蔷薇科苹果亚科栒子属半常绿匍匐灌木。枝近水平开展,小枝在大枝上成二列状;小枝近黑褐色,幼时有粗伏毛,后脱落。叶近圆形或倒卵形,先端急尖,全缘,背面有柔毛。花粉红色;花期5月。核果鲜红色,常为3核;10月果熟。

平枝栒子产于湖北西部和四川山地。喜光,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本种结实繁多,入秋红果累累,经冬不落,极为美观。最宜作基础种植及布置岩石园的材料,也可植于斜坡、路边、假山旁观赏。

平枝栒子种名中包含的horizon正是地平线的意思,而平枝栒子的别名叫铺地蜈蚣,其小枝就像蜈蚣的足一样平行排列于一个平面上,这一切都说明了平枝栒子具有匍匐生长的特性,这样的特性也给予了它独特的园林价值,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将平枝栒子用作绿篱或与山石搭配都是不错的选择。青年湖公园中的平枝栒子主要分布于路边林下和山石旁,正是“适地适树”的体现。

#03

白鹃梅

白鹃梅(Exochorda racemosa)是蔷薇科绣线菊亚科白鹃梅属落叶灌木。全体无毛。叶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全缘或上部疏生钝齿,先端钝或具短尖,背面粉蓝色。花白色,花瓣较宽,基部突然收缩成爪,这个特点与杜鹃花相似,故名白鹃梅。顶生总状花序;花期4~5月。蒴果倒卵形,具5棱脊。青年湖公园的白鹃梅位于公园最西侧的活动区,树龄已有三四十年。

白鹃梅产自我国黄河以南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而在北京地区分布更广的是白鹃梅属的另外一个种,即齿叶白鹃梅(Exochorda serratifolia)。其叶片中部以上有尖锯齿,故名齿叶白鹃梅。

齿叶白鹃梅喜光,耐半荫,耐寒,耐干旱瘠薄,但不耐积水,喜深厚肥沃土壤,适于城市公园栽培观赏,是北京地区园林景观种植设计中最有潜力的乡土树种之一,但因存圃量少,一直未能得到很好的应用。白鹃梅属在2020年11月的修订中新增成为《北京市八种主要林木》之一。

#04

山枇杷

山枇杷(Viburnum rhytidophyllum)是忍冬科荚蒾属常绿阔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4m。由于叶片厚革质,叶面皱而有光泽,更多的人称其为皱叶荚蒾。山枇杷花序扁而大,径达20cm;花冠黄白色,裂片与筒部近等长,与枇杷相似。4~5月开花,9月果实逐渐成熟。核果红色,成熟后变为黑色。

山枇杷产于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四川及贵州。喜光,耐半荫,有一定的耐寒性。在植物配置中宜将山枇杷丛植于朝南的山脚、林缘等背风向阳的环境,或丛植于林下,主要不是为了遮荫,而是通过林冠产生逆辐射,在冬季夜晚为山枇杷提供保温作用,防止辐射冷却过快导致植株受冻,毕竟常绿阔叶树总体来讲不太能适应北京冬季的低温。青年湖公园的山枇杷也位于公园西部的活动区,树龄也有三四十年。

荚蒾属种类丰富,观花、观果、观叶价值明显,且多适应北京当地的气候,因此在2018年11月列为新版《北京市八种主要林木》。而山枇杷因具有常绿特性,且观果价值较高,成为了荚蒾属造景植物的佼佼者。

作者、摄影:陈宇峰

编辑、校对:魏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