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聊城非遗故事系列之二十七杜郎口的来历)

杜郎口古为黄河一渡口,是通往古齐地的交通要塞,为使渡口长兴不衰修建了神庙,供祭大禹保佑叫禹王庙并起名叫渡口。

正因是古大道交通便利,又是黄河一渡口,居民增多,商贾聚集,并改名为社郎店。随着佛教的兴盛,东晋末年修寺院叫“义井院”,位于禹王庙东侧,社郎店的东北方。到魏武帝时大兴佛教,又重修义井院,并铸大铁佛一尊置于殿中,遂改名为铁佛寺,香火兴旺。

唐贞观八年撤茌并聊,后唐太宗重修铁佛寺,并立碑书传。因太宗为秦王时,到齐鲁路过社郎店,后有追兵,他骑着白马陷入泥潭,马从潭中飞起驰入铁佛寺,人到寺内休息,并将坐骑拴在大槐树上,避过一难。唐太宗登基后,颁旨重修铁佛寺并改名为罗汉院。那泥潭后人称之为“龙马坑”。

宋嘉祐年间(1056年左右)重修扩修铁佛寺,改称之为“慈济院”。后金统治时期,1130年金天会八年复置茌平县(今县城),金兀术又重修大殿和其他殿,改社郎店为兴利镇,取意兴旺,恢复老县城(隋唐初期曾在此设县)的样子。

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迁山西洪洞县,很多姓居民迁来此地居住,众议推举杜胜为首复修大殿和重修太征观,又塑洪洞县令赵羽像入太征观共同祭祀,并由其管理。

明成化四年间(1468年)再次重修慈济院,其院已成为周边佛教中心。村店不断扩大,商铺林立,聚集人员骤增,复兴成为一文化经贸集散地,而且成为一个较大的集市贸易中心,外来迁居人员增多,非常繁荣既外籍人员稳定,成为兴利镇的主流,又改名叫杜郎口。人们把“慈济院”又简化为大寺(俗称)。

社郎口延续到1958年成立公社,应该是社郎口人民公社,但这个名字中出现了两个“社”字,也不顺口,遂改为杜郎口人民公社。又因此地有杜姓居民,杜字又比社字好写,所以定名为杜郎口人民公社,“杜郎口”沿用至今。“慈济院”今人仍简称为大寺。

来源:聊城市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