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山(北京曾有7处九龙山)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被视为祥瑞,由此各地有不少以“九龙山”而称的地名。北京历史上曾有过七处称“九龙山”的地方,或多条山岭相聚,貌似九龙而立;或延绵数里,形如九龙腾跃。“龙年”之际,笔者饶有兴趣地进行了一次寻游,探访那一处处“九龙山”鲜为人知的历史与人文掌故。

九龙山之得名,附会于“龙生九子”之说。或多条山岭相聚,貌似九龙而立;或延绵数里,形如九龙腾跃。

所谓龙生九子,并非龙王恰好生有九子,而是以“九”表示极多。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单数为“阳”,双数为“阴”。《汉书》云:“礼壹娶九女,所以极阳数,广嗣重祖也。”颜师古注引张晏曰:“阳数一三五七九,九,数之极也。”因阳数中“九”最大,有至高无上地位。又因“九”的谐音为“久”,意为“永久”,寓意天长地久。“龙生九子”中的“九”实为虚数,也是贵数,隐喻高贵与至高无上。

“龙生九子”之说由来已久,但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一直没有说法,直到明朝才初步确定。最早源自明代大学士李东阳《一麓堂后稿》第十二卷,将龙生之“九子”排列为:囚牛、睚眦(yá zì)、嘲风、蒲牢、狻猊(suān ní)、赑屃(bì xì)、狴犴(bì àn)、负屃、螭(chī)吻。

自明代以来,各地附会“龙生九子”之说,结合本地山岭、山峰的形貌、走向、地势,将其称为“九龙山”,并演绎出许多掌故。

就北京地区而言,称“九龙山”的地方,一是自然形成的山脉,形似九龙相拥,如分布于房山、门头沟、延庆和怀柔的九龙山;二是人工堆砌的冈丘,延绵数里,形似长龙,如曾分布于朝阳、丰台和海淀的九龙山。溯其渊源,也多有历史与掌故。

朝阳九龙山:消失的京东历史景观

北京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九龙山,当属朝阳区九龙山。为此,成为我寻访的第一站。

乘地铁7号线到九龙山站下车,走出车站,但见一派都市景象,未见山的踪影。幸好约了曾在附近工作过的刘老先生,他曾是北京内燃机总厂职工,厂址便在广渠路,当年的九龙山就在厂区内,对这里的历史颇为了解。

我们沿着广渠路向西而行,刘老先生向我介绍着九龙山的历史。他说历史上的九龙山,是百子湾附近有一座东西走向的冈丘,但它不是自然形成的山脉,而是人工堆积而成的。

元代郭守敬开凿通惠河,与大运河相通,历时两年告成。由于二闸一带地势较高,开挖河道时囤土量甚大,在河的北岸堆成一座小山。登上其岭,但见九条山脊蜿蜒二里许,宛如九条巨龙而卧,故以“九龙山”称之。最高的一条山脊上还有一座观音庙,据说是为保佑水运永远畅通而建。因周边地势平坦,其远远高于地面,由此成为京东的一处景观,也是一处景色绝佳的游览胜地。1935年出版的《北平旅行指南》记为:“东便门外五里许,黄木厂迤东,有土阜高数丈,蜿蜒里许,形势若龙。主峰有庙一,清末尚未拆尽。山门匾题‘观音阁’三字,碑为道光六年(1826年)三月重修。门外有铁钟一,为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大通桥科房车户、皂役、各仓挡手捐铸。”民间传说,明末起义军李自成的军师宋献策,兵败后曾隐居于观音阁内,以问卜、看相、堪舆为生,人称“老神仙”。

当年九龙山的确切位置在今广渠路北侧九龙花园小区后身,并由此向东“蜿蜒里许”。清末民初,九龙山一带日益荒凉。“卢沟桥事变”之后日军占领北平时曾在此修建锻造厂。1949年在此成立了华北农业机械总厂,1954年更名为北京农业机械厂。1958年扩建厂区时,全厂工人利用假日工余义务劳动,挖掉了这座九龙山,用其土填平了九龙湖,建起高大的厂房。1965年10月北京农业机械厂更名为北京内燃机总厂。为了纪念厂区内曾有过的九龙山,还在厂区内修建了一座长长的九龙亭。如今九龙山踪迹全无,甚至连1993年出版的《北京市朝阳区地名志》上也没有记载。多年前厂区消失,被开发建成九龙花园小区。

不经意间,我们走到位于广渠路北侧的九龙花园。刘老先生说,这就是北京内燃机总厂的旧址,也是当年九龙山所在地,而今已建成居民区。2014年底地铁7号线开通时在其东部设“九龙山”站,由此使一个消失的老地名得以恢复。

丰台九龙山:南苑大红门吉祥之山

道别了刘老先生,我从九龙山站乘地铁7号线到双井,再换乘10号线到大红门。据1947年出版的《北平市城郊地图》的标注,在大红门附近也有一处九龙山。

按照约定,我在大红门站A1出口,见到了丰台文史研究者李先生。我们向东而行,不多时就来到南顶小区。张先生告诉我,这里曾是京城著名五顶之一的南顶,即碧霞元君庙。其东面曾有一座“九龙山”。说是山,其实就是一个长约三里,高二三丈的土岗子。在其南面就是京南的主要水系凉水河。河的南面是明清时的皇家园囿南苑,俗称南海子。而南苑的北门为大红门,也称北红门,门外有横跨凉水河的永胜桥,也称大红门桥。据清吴长元《宸垣识略》记载:“九龙山在南顶永胜桥北岸,乾隆间疏浚凉水河土堆成。自西至东,约长三里,高二三丈不等。委蛇起伏,宛如游龙,环植桃柳万株。开庙时,游人挈榼敷席群饮。夏木阴阴,水田漠漠,不减江乡风景也。”民国时期出版的《北平市城郊地图》上有其标注。九龙山实为由三座人工堆积的土山组成,高十余米、长约3里。凉水河属北运河水系,因其源头之水全部来自地下泉水且水温较低而得名。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载:“良乡县南亦有凉水河,水经谓之乐水,与都城外之凉水河异派。此河源出右安门外西南凤泉,东流经万泉寺,分为二支:一南经草桥,一北经广恩寺。俱东注永胜桥复合为一,东南流至小红门之西,入南苑汇一亩泉及三海子诸水,由五孔桥出,经马驹桥东流至张家湾,入潞河(北运河)。”历史上凉水河多次疏浚,其中乾隆年疏浚时工程浩大,所清淤之泥土堆成山,并附会“龙生九子”之水,称“九龙山”。别看这座土山不高,但却被视为吉祥之山,因为地处南苑北侧,有遮挡、拱卫园囿之意。乾隆帝曾赋诗赞美大红门外的景致:“北红门里仲秋天,爽气游丝拂锦鞯(jiān)。行过雁桥人似画,踏来芳甸草如烟。”

“那这座九龙山是何时消失的?”我问到。

张先生介绍说:据当地的老人讲,民国时期九龙山尚存,大概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逐渐消失了,其位置在今天的凉水河北侧光彩路与榴乡路之间,也就是石榴庄城市休闲公园一带。因这座“九龙山”消失的年代久远,而今已鲜为人知了。

随后我们来到石榴庄城市休闲公园,也就是当年“九龙山”所在的位置,其南侧就是凉水河。虽然河道不是很宽,却是京南最大的河流。

海淀九龙山:曾被慈禧改为“九花山”

离开石榴庄城市休闲公园,我返回地铁大红门站,乘车半个小时,来到长春桥站,寻访海淀区曾有过的一处九龙山。

走出地铁站,向东走过横跨长河的长春桥,再向东南而行,便是长河南岸的半壁街南路,由此继续前行,便来到九龙山旧址。

长河,也称南长河,自元代以来便是京城的重要引水河道,清代因是皇家龙舟往来京城与西苑的水路,故有“御河”之称。光绪十年(1884年)在疏通长河时,将清出的淤泥堆在了河岸上,由此形成一道蜿蜒二里许的土丘,俗称“土山子”。据传光绪皇帝乘龙舟去往颐和园时,见土丘高丈余,形似长龙,遂赐名“九龙山”。

光绪二十年(1894年)慈禧太后60大寿,欲在颐和园举行“万寿庆典”,祈祷长寿。一天,她乘龙舟沿长河从高梁桥到颐和园,当行至万寿寺西侧河段时,见河岸上有一座土山,杂草丛生,很不雅观,便问随行的大太监李莲英,这土山叫什么名字?李莲英说这土山蜿蜒二里许,形似长龙,光绪帝赐名“九龙山”,慈禧一听,顿感不悦,随即传旨:在这山丘上遍种秋菊,以迎“寿日”。

一个多月后,九龙山上就种满了菊花。慈禧太后见满山菊花盛开,甚是高兴,遂将“九龙山”改称“九花山”。因菊花古称九花,为长寿之花,多有吉祥之意。

到了民国年间,此地已是一片荒芜,小土山也逐渐夷为平地,只留下九花山这个地名。1998年随着长河的整治,河道两岸环境彻底改观,绿柳成荫,时有游船由此通过,但“九花山”之名已不复存在。

在此寻访,恰好遇到一位曾居住在附近厂洼村的老人,他说九龙山紧邻长河,东西走向,长约二里,民国时期还有,上面没有什么树木,只有荆棘和蒿草,时有野兔子出没,后来就逐渐消失了。

房山九龙山:金陵风水之宝地所在

房山九龙山位于辖域中部车厂村至龙门口一带,从香泉环岛驾车上五环路,至衙门口桥,经京昆线、西六环,至大件路桥,再经大件路、燕东路,在燕化宾馆与房山的文史学者杨先生相会,随后继续前行,不到半个小时,来到地处九龙山下的车厂村。随后寻游了地处九龙山腹地的金祖山景区。

据杨先生介绍,九龙山为大房山脉的主峰之一,海拔1000多米,当地人称之为皇陵尖,因沿主峰而下奔向山间平地的山脊宛如九条巨龙奔腾,故称九龙山,也称云峰山。而金祖山景区因曾有金代皇陵得名,金陵是北京地区第一座皇家陵寝,比昌平的明十三陵早200多年,葬有17位皇帝。

金海陵王于贞元元年(1153年)将国都迁往燕京,并改燕京为中都。为巩固中都的国都地位,于贞元三年三月(1155年),下令营建大房山诸陵,遂派司天台官员在北京及周边地区选“万吉之地”,经过半年考察,最终选定了“大红山大红谷(亦作大房山大洪谷,今九龙山一带)”。司天台官员上奏称:大红山大红谷有明显的“行龙”痕迹,且低于连山顶,符合“玄武垂首”之说。其东为绵延逸通的山冈,是明显的皇陵“护砂”,即“青龙入海”的“左辅”。西为几个突起的山包,亦是明显的皇陵“护砂”,乃“虎踞山林”之“右弼”。而西北侧山谷中有泉水涌出,向东南流淌,千年不断,是明显的皇陵“水砂”,即所谓“朱雀起舞”。对面的石壁山是金陵的“影壁山”,又称“朝山”“彼岸山”。实为附会之言,但海陵王甚悦,遂令大兴土木,修建皇陵。

不到一年时间,陵寝初具规模,遂将太祖睿陵、太宗恭陵、德宗顺陵的灵柩自金上京(今黑龙江阿城)迁葬于此。此后经过世宗、章宗、卫绍王、宣宗,共五世六十余年的营建,金陵逐渐形成一处规模宏大的皇家陵寝。按功能划分,金陵包括皇陵、坤厚陵和诸王兆域三部分。

明朝末年,金代后裔努尔哈赤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并建立了后金国。明王朝与其作战,一败涂地。遂有大臣上奏说:满人的祖陵在大房山,王气太盛的。熹宗朱由检信之,于“天启元年(1621年),罢金陵祭祀;二年,拆毁山陵,劚(zhú)断地脉;三年,又建关庙于其地,为厌胜之术”。由此金陵遭到彻底毁坏,并逐渐消失。

清廷定都北京后,曾对金陵进行保护与部分修葺,但因元气大失,难以恢复昔日皇陵之风貌。而今尚有遗迹可寻,成为文物保护区。

在此寻游了一个多小时,参观了金陵遗址和国内仅存的景教遗址元代十字寺,还登上高高的山岭眺望,满眼的绿色,充满生机。

门头沟九龙山:北京西山第一道屏障

到门头沟九龙山寻访,幸有永定河文化研究会的张先生陪同。

据张先生介绍,九龙山为北京西部山区重要山峰之一,海拔853米。据《北京市门头沟区地名志》载:“九龙山位于龙泉镇、色树坟乡、妙峰山乡交界处。山势和缓,岭脊呈北东绵延数公里,远眺似龙状,故名。为燕山期以来形成的典型向斜山峰之一。”另据《京西古道史话》载:“九龙山属太行山山脉,东自三家店水闸始,向西至匣石口后转而向南,与潭柘寺后山相接,为西山山脉百花山山梁的延伸末端。山岭两侧各有四条山脊蜿蜒而去,犹如八条巨龙相背而卧。而另一条‘龙’则顺山岭而下,直伸到永定河边。远眺似几条巨龙,故名九龙山,其山势俊朗,护卫着北京的西部,被视为西山龙脉。”

九龙山虽然不高,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呈U字状,延绵数十里,为北京西山的第一道屏障,扼守着北京最重要的一条河流——永定河的出口。历史上九龙山有“四多”,即地下煤炭多,山下泉水多,周边古树名木多,山间文物古迹多。该地区现存一条明、清时代的商业古道,是北京地区通往山西等地的交通要道,兼有通商、军事两种功能。

站在九龙山之巅,东面可以遥望北京城,西面可以眺望整个山区,北面可以看到永定河,南面定都阁近在咫尺。景致随季节变换,令人赏心悦目。

延庆九龙山:塞北天赐妫川之福地

延庆区九龙山位于城区东北15公里,因山势为连绵起伏的九道山梁,故名。

据《延庆史话》记载:“九龙山北靠五龙山,西接妫河,东倚卧龙山,南引凤山涅槃,峰峦起伏,蜿蜒如巨龙盘峙,凤翥(zhù)龙翔,居塞北天赐妫川之福地。”而《隆庆志》则记载: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燕王朱棣车驾北巡,驻跸团山,诏重建隆庆州。永乐十三年(1415年)分置永宁县,治团山下。据当地流传:朱棣在南京称帝后欲迁都北京,遂寻一陵寝宝地,并派刘伯温(当为廖均卿或姚广孝)四处勘查。当来到延庆(旧制永宁卫)九龙山时,忽然眼前一亮,这地界儿北有青山,南面宽阔,左右二山相对,可谓是块风水宝地,遂上奏朱棣。谓之:“九龙山上承紫微、星垣笼罩、王气云集;下布祖陵龙穴、天赐福祚;陵域左有一山,如青龙,右有一山如白虎,前有一山如朱雀,后有置物,如玄武,南有二山如龙虎二将守门,此乃皇家之最佳寿域。”朱棣闻之,另派钦差再做勘察,遂拟将皇陵设置于此。

九龙山下有个跑马湾村,当村民得知皇家要在此修建皇陵时,觉得一旦建陵,将迁离故土。于是把村名改成屠家营,并刻石、做旧,立于村边。因明帝为朱姓,“朱”与“猪”同音,而猪就怕屠户,不久朱棣放弃在此建陵,后来把皇陵建在了昌平天寿山下,即今天的明十三陵。

虽然这是一个流传久远的掌故,无可考证,但历史上明成祖确实到过延庆九龙山一带。

登上九龙山,但见峰峦起伏,极目远眺,顿感心旷神怡,虽然山中没有太多的人文景观,却山色秀丽,环境优雅。

怀柔九龙山:曾被誉为“净土佛国”

怀柔区南部桥梓镇境内有座九龙山,海拔516米,今称圣泉山。

据1993年《北京市怀柔县地名志》载:该山“岭脊呈南北走向,北连慕田峪长城所在山岭,南有九条山梁绵延起伏,故俗称九龙山。”因山间曾有圣泉寺而称圣泉山。圣泉寺始建于唐代,明成化年间重修。除大雄宝殿、大悲殿、圆通殿等人文景观外,寺庙周边还有多处自然景观。

民间盛传,唐代著名女将樊梨花镇守幽州北境,一次与北国交兵,被困九龙山下,敌强我弱,命悬一线。情急之中,樊梨花合掌急呼:“观世音菩萨显灵·观世音菩萨救我!”观世音菩萨闻听呼救,立即点化九龙山的九条伏地青龙,请它们施救,成就殊胜因缘。九条青龙欣然领命,立即兴风布雨,在军阵上空下起倾盆大雨。交战双方被大雨浇得睁不开眼抬不起臂,自顾不暇。乱军中,樊梨花率亲兵蒙头急奔,突围而去。事后,樊梨花感念观世音菩萨救命之恩,遂在九龙山云兴之处,为观世音菩萨建寺塑像,以为永久供奉。

这里背靠燕山,前拥怀沙河,虽没有五岳之名,却有五岳之势。高岭百转,群峰林立,峰岭之间沟谷棋布,历史上佛教建筑众多,因远离尘世喧嚣、独享天然之气,被誉为“净土佛国”。

供图/户力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