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特岛(精读欧洲史第一篇遥远的西方有一个岛它的名字叫克里特)

上篇文章我们总结了精读中东史的文明之旅,简要介绍了欧洲历史和文明概况。本篇文章我们共同走进欧洲,走进其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岛,详细探寻四千年前的文明之光。

本篇文章我们着重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1.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克里特岛是怎么被发现的?

2.为什么说迈锡尼文明是古希腊文明乃至欧洲文明的火种?

3.欧洲文明早期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是怎样的?

01神话背后的考古发现

SIMPLE TITLE

和世界上其他主要文明一样,文明最初的形态都是神话传说。当今最普及的西方神话是基督教《圣经》中关于宇宙和人类起源的故事。比如上帝创造天地,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以及大洪水等,但这些都是基督教普及之后的事儿。

在这之前,欧洲的主流神话体系以希腊神话为主。和中国神话颇为类似,希腊人也认为世界最初为一片混沌(音译为“卡奥斯”),在混沌中孕育出了地母盖亚、天空之神乌拉诺斯、海洋之神蓬托斯和山脉之神乌瑞亚,而地母和天空之神结合孕育了整个提坦神族,神灵各司其职,分别掌管日、月、天、时间、正义和记忆等。

之后天空之神的儿子克罗诺斯推翻其父统治联合山脉之神瑞亚统领众提坦神族。为防止后代里有人推翻自己,他将所有孩子吞到肚中。瑞亚为保护宙斯,将他隐匿了起来。

等到宙斯长大,联合兄弟姐妹们打败了父亲克罗诺斯。从此,宙斯掌管天空,波塞冬掌管海洋,哈迪斯统治冥界,三分世界。

神话中,人类由厄庇墨透斯、普罗米修斯和雅典娜共同分工创造。厄庇墨透斯用泥土塑造人的肉体,普罗米修斯赋予人智慧和文明,并教会人用火,雅典娜女神给予人灵魂和生命。

古希腊神话已经比较普及,但是我们不禁要问,在这之前,是否还存在更为古老的宗教和神话体系呢?

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得不提两位对欧洲文明起源考古认定影响最大的考古学家,即来自德国的海因里希·谢里曼和来自英国的阿瑟·埃文斯爵士。

1871年,谢里曼在英国考古学家卡尔弗特的帮助下,发现了爱琴海文明和特洛伊遗址。虽然他的做法备受争议,但他还是做出了两项伟大的成就。

一是考古证明爱琴海地区在希腊古典文明之前还有一个至少长达千年之久的的史前文明。二是他率先根据挖掘出土陶器的质地、形状和图案,相对准确地判断出了相对年代,并按照年代排序。这一技术依然是当下考古学的基础。

而同时期的埃文斯爵士,在1900年至1905年间开展了长达五年的考古挖掘,成果整理后发表在1921年至1936年出版的精美六卷本《米诺斯宫殿》中。

他的团队确定了克里特文化并非之后的“古希腊”文化。发现了克里特岛上的古老文字——“线性文字B”、“线性文字A”和米诺斯文明。

受技术条件约束,他们的研究成果虽有不足,但依然为欧洲史前考古贡献巨大,让世人更深入地了解了欧洲文明的起源,确立了克诺索斯和克里特岛在欧洲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克诺索斯和克里特岛上的其他地方发现的文明遗迹属于第二宫殿时期,始于公元前1750年前后,在前17世纪到前15世纪达到繁荣。公元前1430年前后,希腊半岛上的迈锡尼人登陆克里特岛,打破了原有政治秩序,联合岛上的米诺斯人政治精英,结束了米诺斯文明(克里特岛文明),开启了希腊化的迈锡尼文明。

然而,第二宫殿时期也并非欧洲最早的文明。事实上,之前还存在更为古老的第一宫殿时期。

公元前第三千年,克里特岛上已重要定居点,建立了很大的宫殿建筑,和后来的宫殿在同一条直线上。

第一宫殿时期宫殿并非国王王宫,而是大型仓库或贸易中转站,是一座大型的综合性宫殿,公元前1700年前后被地震摧毁。

第一宫殿时期或之前更早的年代,克里特岛上的居民很可能受到近东(埃及、美索不达米亚)较大文明的启发,独立发明了该地区的象形文字,适用范围覆盖岛上的克诺索斯和马利亚等中心区域,用以记录商品的贸易情况。

到了第二宫殿时期,克里特岛南部的居民将象形文字抽象简化,用表示音节、事物和数字的符号,发明了线性文字A。

线性文字A被用来记录商品,被刻在泥板和印章上,还有的在陶器上,也有的用于其他祭祀场合,在整个岛上,甚至岛屿之外都有普及。

第一宫殿时期,克里特岛和北部岛屿之间的接触变得频繁。两个区域之间的贸易对爱琴海诸岛居民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当地精英纷纷仿造克里特岛的产品。

随着克里特岛影响力的不断增加,米诺斯人逐步向海外移民,无形中促进了爱琴海地区的贸易,希腊半岛各地的移民主要定居在锡拉岛、米洛斯岛(Melos)和凯阿岛(Keos)。

第二宫殿时期,移民的规模和数量明显增加。克里特岛西北面出现了多个重要的定居点,如基西拉岛(Kythera),米诺斯人修建了可以远眺克里特岛的山顶圣所。东北面的卡尔帕索斯岛(Karpathos)、罗得岛(Rhodes)和科斯岛(Kos),以及小亚细亚海岸线上也都有米诺斯人建立的定居点。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米利都,在第一宫殿时期,来自克里特岛的商人移居到这里。到了第二宫殿时期,米诺斯人在这里获得了统治地位。当地生产的日用陶器有85%~95%是米诺斯风格。

他们在这里建了一座米诺斯风格的圣所,使用线性文字A,建立了米诺斯式的组织。可能就是在这一时期,这个地方第一次被命名为“米利都”。

迈锡尼人到达克里特岛之后,爱琴海上这种海外定居的模式发生了变化。米诺斯文明逐渐没落,取而代之的是迈锡尼文明。这个年代的大多数陶器都遵循迈锡尼的形制,无论是进口的还是当地生产的。

更突出的是,房屋和墓穴也都是迈锡尼风格。考古证据发现此时当地宗教仪式也是迈锡尼式的。沿着安纳托利亚海岸,迈锡尼定居点从米利都向南延伸,一直到达近海岛屿,如罗得岛。

根据现有考古证据表明,线性文字A与之后的古希腊文明毫无关系,只能算是在欧洲发源的史前文明。

02欧洲文明之火

公元前15世纪,迈锡尼人来到克里特岛,克里特岛文明灭亡,岛上的书写系统再次发生变化,他们在线形文字A的基础上发明并普及了线形文字B。

线形文字B的符号有三分之二借鉴了线形文字A,但做了简化,增加了新的符号。使用范围也从仅记录贸易拓展到了行政管理方面,有的刻在泥板上,有的绘在运输罐上。

1952年,一位名叫迈克尔·文特里斯的非专业人士成功解读了线形文字B。

从泥板上线形文字B来看,可以找到后来如雷贯耳的神灵名字,比如宙斯、赫拉、波塞冬和狄俄尼索斯,他们在迈锡尼文明时期就是非常重要的主神。但泥板上还有其他不为后人所知的神灵名字,比如伯特尼娅(女主人)和迪维娅(女版宙斯)。

而且不同的地方崇拜着不同的神灵群体,例如在皮洛斯,一块线形文字B泥板上记录了某一个月举行的宗教仪式,以及祭祀的地点、祭品、参与者和接受祭品的神灵。

泥板上除了神殿的管理者名字,还记录13件每年在仪式上使用并代代相传的金器(酒器)。主要敬拜的神是一位名叫“伯特尼娅”的主神,但其他的神灵也受到敬拜,比如波塞冬、“秀发女神”(The Lady of the Tresses)和“牛一样的女神”(The Cattle-like Lady),以及宙斯、赫拉、德里弥欧斯(Drimios,宙斯的儿子)和赫尔墨斯—阿雷亚斯(Hermes Areias),还有一些次要神灵,比如伊菲莫狄亚(Iphimedeia)和迪维娅。

在非常复杂的多神信仰下,神灵的重要性不同,各司其职,也会定期轮流接受敬拜。

对于这段历史,后世西方人总喜欢在“迈锡尼文明”与“古希腊”诸神之间强行加入“延续性”的概念,强调西方青铜时代和古典时代文明的代代传续。

但随着考古证据的不断更新,上述观点被认为是本末倒置,越来越被证伪。就像《翦商》这本书中提到的商朝文明和之后周朝开启的千年文明一样,虽然都用同一套文字,但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体系。

迈锡尼和古希腊两个文明之间虽延用了很多相似的神灵名字,但两种文明和宗教体系根植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和政治环境,神灵的意义和职能也时移世易。

不过和商王朝仍然被认为是华夏文明的火种一样,迈锡尼文明也足以被称为欧洲的文明之火。除了神话方面的联系外,两者在世俗政治事务方面的也有深刻的联系。

迈锡尼文明中,希腊本土的宫殿是多中心的系统。各宫殿之间模式相似。每个宫殿之内,都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人,被称为“瓦纳克斯”(意为王者),总揽内政和外交事务。

瓦纳克斯之下是“人民领导者”,在人民领导者之下是“贵族”“同伴”和“官员”,还有各个地区的长官及其副手。

其中隶属于地方的、受各地宫殿的管辖的官员被称为“巴昔琉斯”(basileis),他们的权威最初可能建立在亲属关系之上,负责监督当地的手工生产。

在之后的文明进程中,巴昔琉斯一职得到保留,地位不断提升,一度和“人民领导者”并列。到了古希腊时期,巴昔琉斯变得更加重要,有了“贵族”甚至“国王”之意。

古希腊时期,雅典的巴昔琉斯是执政官之一,斯巴达的巴昔琉斯则是高级祭司和高级将领。到了罗马帝国时期,特别是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大帝时期,巴昔琉斯则直接用来称呼罗马皇帝。也因为这个称呼,到了罗马帝国分裂后,东罗马帝国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了解了欧洲克里特岛的第一宫殿、第二宫殿和迈锡尼文明的历史后,有一个问题就油然而生,那就是当时的欧洲文明在同时代拥有怎样的国际地位呢?

03欧洲文明诞生之初的世界地位

我们先定一个基调,那就是此时的欧洲文明与同时期的埃及文明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相比,属于附庸。

公元前1500年前后,近东地区处于支配地位的国家是埃及王国(可参考精读中东史第三篇:王朝发展似曾相识的“起承转合”——埃及第二中间期及帝国时期)。公元前1795年,埃及中王国被北方外来的喜克索斯人灭亡,经历长达两百多年的中间期,到了公元前1540年,喜克索斯人被驱赶出埃及,埃及新王国建立,疆域南至努比亚,东北到巴勒斯坦附近,地跨欧亚非三大陆,一直辉煌至公元前1070年。

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则出现了三个强大的政权。一个是下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喀西特人建立的“巴比伦尼亚”,国祚400余年;一个是上美索不达米亚的亚述王国,并在之后成为中东世界的霸主;在安纳托利亚中部,古赫梯王国东山再起,以哈图萨为中心,进入200多年的繁荣时期。

而所谓的爱琴海文明(克里特岛和迈锡尼文明)在当时古埃及和古美索不达米亚人看来,就好比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原人看戎狄一般,他们从事着“物品贸易”,和各大文明之间保持着紧密的联系,维持着自己的小家。

在整个公元前第二千年,把米诺斯定居点和迈锡尼定居点联系在一起的是海洋贸易,而他们与周边文明互动的证据也是贸易。

从克里特岛出发,有三条主要的贸易路线:向西北经基西拉岛到达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向北经过锡拉岛、米洛斯岛和凯阿岛,到达阿提卡地区的铜矿和银矿;向东北经过卡尔帕索斯岛和罗得岛,到达安纳托利亚,然后向东到塞浦路斯和黎凡特(即现代叙利亚、黎巴嫩、以色列和约旦所在地区)。

米诺斯人和之后迈锡尼人的定居点全部位于这三条贸易路线之上。公元前1300年以后,主要的贸易路线发生了变化,但迈锡尼人和米诺斯人一样,在安纳托利亚、塞浦路斯和黎凡特地区有广泛的利益联系。

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一艘来自公元前1300年前后的沉船。1984年至1994年,人们耗费了10年时间对其进行了打捞和发掘,为人们打开了尘封已久的海上贸易往事。

该船长15至16米,自黎凡特地区(考古表明很可能来自当时最大的国际贸易城市乌加里特,现如今叙利亚的拉塔基亚北面)一路向西航行。

船上装载着不少于490锭产自塞浦路斯的粗铜,重达10吨;120多块锡板,产自近东,重达1吨;有可以生产11吨青铜的铜锭;有175块玻璃,包含钴蓝色、蓝绿色和淡紫色;有24根产自埃及的乌木;有整根或部分象牙和河马牙,部分是已经雕刻好的成品;有用来制作七弦琴共鸣箱的龟壳、鸵鸟蛋壳;有149个来自乌加里特的罐子,里面装着玻璃珠和橄榄果,以及来自死海以西地区的松节油树脂,总重量达1吨;有来自乌加里特和埃及的珠宝。

从货物来看,这艘船曾经到过近东的各个地方,从塞浦路斯、埃及、努比亚、叙利亚到美索不达米亚各地。

船上有两个迈锡尼人,装备着佩剑以及个人物品,很可能是护送货物到某个迈锡尼宫殿的护卫。

米诺斯和迈锡尼人也向西开展贸易,贸易对象包括西西里岛、意大利半岛和撒丁岛。因西边没有米诺斯人或迈锡尼人的定居点,因此推断这些贸易不由宫殿直接管理,可能是由独立的商人经营。

公元前1200年前后,干尼亚生产的陶器被卖到意大利半岛、撒丁岛和其他地方。克里特岛上生产的陶器具有意大利半岛中部地区的风格,由此也可以判断古意大利人和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人或迈锡尼人产生过深刻的互动。

虽然互动广泛,但国际地位却在当时属于二流,甚至是三流。

无论是公元16世纪下半页尼罗河三角洲的泰勒答巴(Tell el-Dab’a)的王宫里的壁画还是公元前15世纪埃及首都底比斯的贵族墓葬壁画,人们都发现了“米诺斯人或迈锡尼人”。

他们穿着米诺斯风格的服饰,拿着米诺斯风格的金属或石质容器,其中包括公牛头造型的水杯和整头公牛的模型。他们谦卑地向埃及贵族呈献厚礼。

更有学者指出,公元前16世纪早期壁画中的克夫提乌人看起来更像米诺斯人,后期壁画上的更像迈锡尼人。

与此同时,赫梯人也与爱琴海地区联系密切。公元前15世纪,赫梯国王开始和“阿希亚瓦人”交往,而阿希亚瓦人就是荷马史诗中的“亚该亚人”(希腊人)。

公元前13世纪左右,赫梯帝国叛逆分子皮亚马拉都(Piyamaradu)从哈图西里三世那里逃到了米利都,在那里避难的同时继续对赫梯人进行袭扰。

赫梯国王哈图西里三世写信给阿希亚瓦的国王,要求阿希亚瓦王帮助他剿灭皮亚马拉都,收效甚微。

这位国王很可能是希腊中部底比斯的统治者。根据线形文字B的记载,底比斯此时控制着希腊中部周围的地区,并向东控制着优卑亚岛的大部分地区。

虽然考古证明整个迈锡尼文明并没有统一的王,但这位底比斯统治者似乎已经成功地让哈图西里三世视他为亚该亚人(希腊人)唯一的国王。

等到哈图西里三世去世,图德哈里亚四世远征西安纳托利亚,他攻入米利都,还破坏了米利都的定居点,扶植盟友成为这一地区的霸主。

图德哈里亚四世的一份公开诏书中这样称呼那些被他视为与他地位平等的国王:“和我同等地位的国王,包括埃及国王、巴比伦国王、亚述国王和阿希亚瓦国王。”

后来“阿希亚瓦国王”的字样又被抹去了。当时爱琴海地区迈锡尼文明在周边文明间的地位可见一斑。

随着当时中东世界埃及、赫提、亚述、巴比伦等主要文明古国的相互博弈,古老的贸易网络趋于崩溃,终于在公元前1200年至前1100年间,地跨欧亚非大陆的青铜文明突然先后全部走向终结,只有古埃及得以苟延残喘,但也因此一蹶不振,沦为二流国家。

而处于附庸地位的爱琴海地区也不可避免的分崩离析,欧洲随即进入了“黑暗的三百年时期”。

好了,本篇文章就到这里。至于“黑暗时期”是怎么发生的?在这个黑暗时期,真的是一片黑暗吗?欧洲文明的辉煌象征——古希腊文明是如何孕育而生的呢?这些问题,我们下篇文章再做讨论分享。这是与您分享的第657篇文章,我们下篇文章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