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步行街(经典何以历久弥新上海南京路商业街的更新实践与思考)

南京路,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延安西路,全长5465米,以西藏中路为界分为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沿线汇集了商业办公、会议会展、文化娱乐等公共功能,串联起外滩、人民广场、静安寺等多个重要标志性区域,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带。南京路功能多元复合,“商业街”是其最广为人知的身份。面对当前阶段的挑战,南京路的隐忧在哪里?为了保持高能级、高活力和鲜明的商业街形象,实现长期高质量发展,南京路又需在哪些方面持续发力?本文将解读其更新之路,并探讨未来的更新之策。

01商业街C位的成就之路

南京路的缘起与租界扩张的历程紧密相连。旧上海的南京东路被称为“大马路”,起源于1851年从外滩通往河南路跑马场的“派克弄”或称“花园弄”,后来逐步延伸至西藏路。南京西路原名静安寺路,1862年上海跑马总会越界筑路,该路从西藏中路直通静安寺,1899年被划入公共租界范围,之后又继续向西延伸,直至今天的延安西路。从一条乡间跑马小道逐步发展为繁华精致、代表上海城市形象的著名商业街,南京路已经走过170多年的发展历程。

1.近代的“十里洋场”

“华洋杂居、人口暴增”促成商业发展。南京东路最初的街区功能单调,并不十分繁华,且华洋商人经营商铺的区域分布也是泾渭分明。小刀会和太平天国战事兴起后,租界范围因涌入大量避难人群而人口暴增。20世纪20年代前后,南京东路上的部分外资商铺开始转让给中国商人,上海“环球百货”四大公司的创立打破了南京东路华洋商业之间的悬隔,逐渐形成了本地资本、侨资与外资相结合的“华洋互补”商业经营格局。南京西路也有相似的发展过程,20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道路两侧新建了大量公寓和新式里弄,人口密度增加,沿路陆续开设众多商店,渐成地区商业中心。孤岛时期,大量店铺从其他地方迁入南京西路,进一步促进了商业发展。

“店多成市”“以街聚市”特色鲜明。历史上,今江宁路(戈登路)至陕西北路(西摩路)一段,先后开出12家皮货店;今石门一路(同孚路)至西康路(小沙渡路)一段,集中了10家西菜馆;今铜仁路(哈同路)至常德路(赫德路)一段,聚集有11家木器店。

密集的公交网络汇集人流。1908年3月5日,上海第一条有轨电车线路正式通车营业,这一线路从静安寺起,通过南京路至外滩上海总会。随着电车线路的不断发展,上海各区域的市民可以乘坐电车便利到达南京路的店铺,这样进一步汇集了消费人流。譬如,至1937年底,有“南京路”站或“南京路外滩”站的公共租界电车线路有16条,公共租界公共汽车线路有8条,法租界电车线路有4条。

硬木铺路提升商业街环境品质。为了减轻电车驶过造成的路面震动及噪音,由工部局发起并主持,1911年3月在南京东路浙江路以西路段用硬木铺设路面。同年,工部局在今常德路、南京西路、北京路口也用木块铺路。这一举措改善了道路的环境状况,提升了商业环境。当然,这在南京路的发展历史中只是昙花一现,柏油、混凝土铺路及保养技术相继成熟后,“硬木铺路”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2.“中华商业第一街”

20世纪80年代,南京东路启动全面改造。1986年,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依据此版总规,上海针对南京东路制定了一系列规划政策,对第一百货、时装公司、第一食品公司等200多家名特商店进行了全面改造,南京东路逐渐成为全市商业零售业的中心,成为改革开放以后商业街建设的领军者。

20世纪90年代,南京东路步行街成为全国典范。90年代的南京东路出现了第二次发展浪潮。伴随着精品商厦1等一批新型综合性商业楼的逐步建设,南京路的活动人流进一步增长。1995年7月15日,南京东路周末步行街启动实施(图1)。1999年9月20日,改造后的南京东路全时段步行街开街,河南中路至西藏中路的1033米路段地面被重新铺砌,一组金色路灯贯穿整条步行街,并串联了包含座椅、商业亭、问询亭等设施,这条“金带”成为这轮改造最为突出的亮点,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图2)。

2020年,步行街东拓延伸至外滩。为落实市委、市政府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要求,巩固和提升“中华商业第一街”,上海市启动了南京东路步行街开街20年后的最大规模升级改造,将河南中路至外滩的南京东路段道路也改造为步行街,以满足巨大人流量活动的实际需要(图3)。与此同时,南京东路沿街商业综合体、商铺的空间形态和业态持续焕新。

图1:1995年南京路周末步行街开街

来源:“上海黄浦”

图2:1999年南京路步行街开街

来源:“上海黄浦”

图3:2020年南京路步行街东拓完成

来源:“上海黄浦”

3.迈向“千亿商圈”

从“梅泰恒”到“金五星”,南京西路的商业综合体群迭代升级。“梅泰恒”是上海最早、最知名的、以奢侈品销售为特色的商业综合体集群。“金五星”是指静安寺附近呈五角星形布局的嘉里、久光、芮欧、晶品等商业综合体集群。近两年,这两个区域都在开展商业空间更新工作,加入了文化、艺术和潮牌。值得注意的是,建筑规模的增长已经不是唯一的更新动力与目标,引入与市场需求匹配的业态、提供特色的消费场景成为更新的重点。

从“主街”拓展到“后街们”,共造街区繁荣。发达、兴盛的后街2是南京西路商圈的重要优势。2018年,静安区政府发布《静安区南京西路后街经济战略规划》,计划升级改造南京西路周边的11条支马路,将其作为主街功能的延伸、拓展与互补的承载区。2022年,南京西路商圈零售总额近800亿。主街与后街同心协力,构成了完整的商业生态系统。商街与CBD紧密交织,形成了南京西路高端服务集聚带。静安区宣布,力争在2025年实现南京西路零售总额突破1000亿元,在全市乃至全国率先建成首个“千亿商圈”。

从商业消费目的地转向商旅文综合目的地。依托“演艺大世界”和“现代戏剧谷”两大演艺品牌,去南京路看戏的文化生活传统正在复兴。近年来,南京路沿线涌现出众多独具特色的演艺空间,其中,位于南京西路商圈的麦金侬酒店便是一个典范。该建筑原是一座总建筑面积7700平方米的旧厂房,2016年更新为麦金侬酒店,并成为沉浸式戏剧《不眠之夜》的专用剧场。这出戏剧的复购率极为可观,有数据显示,该剧重复观剧的观众超过六成,有人最高重复观剧记录近300次。这个项目的成功不仅显著提升了江宁路这条支马路在全市演艺版图中的地位,也为南京西路商圈的餐饮、零售商业注入了新动力。

02消费区域分化大趋势下,南京路面临新的供需环境

相关数据分析研究显示,2023年以来,国内消费的区域分化现象持续存在,中西部地区消费增长的持续性强于东部。同时,上海市内的商圈也存在明显的冷热不均现象。在这一宏观环境背景下,南京路正面临着诸多挑战。

1.大人流没有换来大消费

南京东路步行街一直以超大规模人流著称。据相关调研统计,南京东路步行街2019年游客数量超过2亿人次,日均客流量约55万人次;2020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仍达到了1.58亿人次,日均客流量约43万人次。

大流量并没有转化为进商场的消费客群。从2022年主城区重点商圈的场日均客流3来看,南京东路、南京西路的场日均客流分别为1.2万人次/天、1.35万人次/天,在参与调查的上海14个主要商圈中仅排名第9位和第6位(图4)。这一现象表明,南京东路的大部分客流为外来游客,他们更倾向于“到此一游”式的观光打卡,而非实际消费。现场观察来看,节假日的超大人流导致众多游客只能跟步前行,且客群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街道空间及沿街第一层面的商场店铺。一旦步入步行街南北两侧的街巷,人流密度和活力便显著下降,尽管这些后街沿线同样也布满了各式各样的店铺。

图4:2022年重点商圈的场日均客流情况(单位:人次)

来源:笔者根据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数据自绘

2.积极破圈转型,但刻板印象顽固

面向新需求,积极转型求变。面对消费空间老化、业态构成固化和品牌更新不足的问题,近年来南京路开展了一系列更新改造尝试,例如步行街东拓、品牌更新、公共空间改造及智慧商圈建设等,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成绩。据中商数据统计,南京东路步行街汇聚了超过4600个品牌。在2014至2019年期间,南京东路步行街品牌经历了大幅度的快速更迭,品牌替换率近70%,其中首进上海及南京东路商圈的品牌商户占比约达30%。2019至2020年南京东路步行街举办各类活动200余场,累积为南京东路步行街吸引了近千万年轻客群。南京东路商圈的人群画像中,年龄在25至34岁的占比最高,达到40.76%,高于全市主要商圈的年轻人群占比平均数值,表现出消费客群的年轻化趋势。

固有印象转变仍前路漫漫。南京东路虽然开展了积极的业态更新,但“游客一条街”的固有印象仍挥之不去,对本地消费群体的吸引力有限,2020年南京东路步行街总体客流中外省游客占比63%,本地游客仅占比37%。且南京东路沿线及后街仍存在大量的传统百货大楼、综合商场和沿街商铺,不可避免地存在业态和品牌的雷同,伴随着百货类消费空间的总体颓势,就算新世界、大丸百货等较为年轻的商场,其内部也无法用热闹形容。而南京西路虽然这些年在艺术、人文、生活等领域频频发力,但其固有印象仍然围绕着奢侈品行业发展。

3.旧的步行环境无法满足人们新的品质需求

公共活动的主轴线被打断。上海开埠以来,南京路一直是城市公共活动的主动脉,以外滩滨水区为起点,串联了外滩金融区、人民广场、静安寺等多个城市公共活动中心,南京路本身也是城市公共活动的中心。已经建成的南京东路步行街、南京西路两侧的连续人行道空间,为人们带来了高品质的街道活动体验。但是,这条主线也存在部分街道活动的“断裂点”,部分路口地面过街的不连续、不充足打断或降低了行人贯通过街的舒适性。譬如,西藏中路阻隔了南京东路与南京西路的地面联系(图5),常德路、新昌路等路口过大影响了步行舒适性(图6、7),部分路段的人行道宽度有限导致高峰时段人群拥挤。如果进一步考虑南京路与四川北路、西藏路、淮海路、愚园路等其他重要城市公共活动轴线的连接,则需要改造提升的关键节点更多。

图5:西藏中路打断南京东路和南京西路的地面连接

来源:笔者自摄

图6、7:南京西路新昌路、南京西路常德路的大型交叉口对步行活动并不友好

来源:笔者自绘

缺少驻留友好型开放空间。南京路沿街的广场大部分是具有“仪式感”的入口广场、纪念广场,较为严格的管理要求使市民除了进行休息以外难以开展其他活动,不能给消费人群带来“自由感”“欢迎感”甚至“松弛感”,也导致空间的效用没有完全发挥。反而十多年来并没有进行物理空间改造的静安公园北侧的林下空间,却一跃成为火遍全网的街头演唱“圣地”(图8)。

图8:静安公园街头演唱现场

来源:东方网

不好“走”的支马路。发展支马路、打造商业“街区”一直以来都是南京路的发展导向,也已经塑造出吴江路、茂名南路、六合路等或具有特色商业氛围、或具有独特空间特征的支马路商业街。但部分支马路仍处在行人“无路可走”的边缘,例如南阳路作为平行于南京西路的“后街”而闻名,沿街发育了大量特色小店、咖啡店,同时它还是整个周边区域东西向唯一贯通的非机动车通道,并且布置了大量沿线单位、办公楼的机动车出入口。窄窄的南阳路似乎不堪如此重负,行人在街道上又一次作为最弱势的群体被逼到了“非合法”空间中(图9、10)。此外,南京路主街周边缺乏良好衔接的公共空间,南北向空间联系不便,降低了南京路与淮海路、苏州河等周边活动中心步行联通的可能性。

图9:“不堪重负”的南阳路(2017年)

来源:笔者自摄

图10:“不堪重负”的南阳路(2024年)

来源:笔者自摄

03新时代消费空间的发展趋势

消费空间发展的核心目标是达成更高消费规模,如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来解读,可以分解为4个核心目的项,即提升单次消费金额、消费人群规模、消费目的地数量和消费频次。转化到消费空间的设计,即要持续提供最佳的业态组合和高品质的消费空间,满足丰富多元的消费体验需求。当下,随着线下消费内容、消费偏好的变化,消费空间的特征在不断变化。

1.年轻化、个性化、社群化

青年成为消费主力。在当前的经济大环境下,中年群体的消费行为趋于谨慎,而以“Z世代”4为代表的青年群体则表现出相对较强的消费能力。根据中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Z世代”人口占比约19%,但其贡献的消费规模达到40%。且根据预测,至2035年“Z世代”的整体消费规模有可能增长4倍,达到16万亿元。因此,青年人的消费需求偏好越来越受到重视。

个性化、社群化趋势愈发显著。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者越来越重视个人的消费体验和精神满足,追求个性、热衷尝鲜、精致悦己、强势表达已经成为当代四大消费特征。例如二次元、电竞、潮流运动等新兴消费内容正不断涌现,满足了年轻人个性化、社群化的消费需求。同时,消费内容也日渐多元,逐渐从商品消费转向服务消费,文化、旅游、体育、餐饮和健康等服务消费需求日益增加,业态内容呈现跨界融合的发展趋势。

2.与城市空间深度融合,与新兴技术深度交互

消费者对绿色、健康生活方式的追求带动消费新空间生成。消费空间与街道、广场、绿地等公共空间不断融合。例如纽约的“户外用餐计划”;又如2022年静安区启动首届“静安露台季”,利用大悦城、兴业太古汇、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等露台空间,打造融合夜购、夜食、夜娱、夜秀、夜动的“露台经济”。

科技赋能消费服务与体验,快速提升消费空间特质。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线上消费习惯快速普及,倒逼实体消费与线上消费加速融合。同时,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数字孪生、人工智能(AI)等技术允许消费者在虚拟环境中进行交互和探索,不断创建出更加丰富的消费体验。如韩国乐天免税店推出线上虚拟试衣间,故宫博物馆的数字故宫提供虚实结合的数字文旅服务,以及张家界景区运用3D打印复制出虚实结合的体验场景“阿凡达拍摄地”等,为实体消费空间的趣味性、场景化提升提供更多助力。

3.强化精细治理,发挥政策合力

在商业办公楼宇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下,商业空间的持续更新不仅需要高质量的空间设计方案,还需要全方位的配套政策支撑。

制定专项政策,为自主更新的实施主体提供方向指引。北京市于2024年3月颁布《北京市传统商业设施更新导则》,为完善建筑安全和使用功能、优化业态结构、提升空间品质、提高服务水平、拓展新场景、挖掘新消费潜力的更新改造提供专业的更新指引。

形成长效机制,鼓励商圈各个项目主体、经营主体、管理部门形成联席机构、协会联盟等组织,尤其针对特定时段、特定节庆、特定活动等,探索“多方共管、行业自治”模式,发挥行业自治能动性,实现规范化管理、高效率运营和常态化监督。

04重塑人性关怀,再续经典商街

商业空间的更新是一种常态。回顾南京路的更新历史,不难发现,始终围绕“人”对空间和业态的体验需求是其成功的关键,也是未来南京路城市更新中的核心要义。基于“人”的需求,我们对南京路的更新规划与设计提出以下思路建议。

1.既有新潮流,也有稳定内核

提高知名度和扩大影响力。借鉴纽约第五大道、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等国际级商业街的发展经验,南京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其最核心竞争力,应当持续引入最具有影响力的国际品牌,同时保留最有地方特色的老字号与金招牌,并强化其最有城市个性与辨识度的空间场所。

抓住今天的“二次元”,并为明天的未知业态做好准备。这两三年,南京东路的业态转型积极拥抱二次元文化,引入大量二次元潮牌,成功转型并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以百联ZX创趣场为代表,其前身为原华联商厦,在仅约1万平方米的空间内,聚集了40余家不同功能的店铺,紧密围绕二次元主题,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品牌旗舰店和全国首店入驻。配合高频次的二次元IP活动,百联ZX创趣场实现了从内容到空间再到活动的主题性高度统一,成为上海“二次元文化圣地”和南京东路上新的消费顶流。2023年国庆期间,其日均客流超6万人,并多次刷新开业以来单日销售纪录。同时还带动了周边消费空间的活化,第一百货、新世界城、世贸广场、悦荟广场等商场也陆续出现不少二次元品牌。然而,紧跟潮流并不意味着盲目跟风。南京东路在拥抱二次元文化的同时,也应保持对未来消费趋势的敏锐洞察。今天是二次元,明天又是什么呢?因此,在空间上,南京东路应适度包容“可变”的消费新潮流,为未来的业态更新留有足够的空间适应性,这样才能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其领先地位和持久魅力。

抓住核心消费人群。高楼与老宅共存、白领与白发共处、传统与现代交融,是南京西路地区的重要特征。白领与白发人群的消费是“日常性”与“烟火气”的核心源泉,也是近年来南京西路商业持续发展的坚实“底气”。要做到让总部、商圈、社区共赢,一是要能够为一些平价商业设施留有生存空间,二是要通过巧妙的空间设计和有效的治理手段协调商业与社区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小尺度的混合城市空间内体现包容性、公共性和活力,从而提升商业的吸引力。与此同时,由于游客是南京东路的主要消费人群,所以需要围绕游客的需求设计消费业态与消费空间,将游客有效转化为消费客流,进一步推动南京东路的商业繁荣。

2.提供“繁花”式的体验场景

消费与社交体验。以中信泰富广场的更新为例,其增设的16个城市阳台和露台,不仅可以办展览,也能变身为户外演艺场所。这一改造精准捕捉了南京西路商业街的一个空间痛点,即缺少可停留、可坐、可逛、可休闲的中小型开放空间。阳台和露台将社交新场景完美融入城市街景中,为市民带来全新的社交与观看体验。同样,近期新开放的静安寺广场上的大台阶也提供了类似的功能和体验。

消费与文旅体验。电视剧《繁花》带火的黄河路,作为南京西路的支马路,是1990年代南京路商业街配套建设的餐饮一条街。因为1997金融危机和2003非典,她已经沉寂了近20年,事实上电视剧为黄河路带来的流量热度也仅仅持续了一个多月。也许黄河路的未来就在旅游体验里,通过街道改造和沿街店铺的升级,将黄河路嵌入南京路整个消费旅游中的一环,突出上海特色,体现时代特征,形成既高大上又有“烟火气”的旅游体验目的地。

消费与审美体验。赏美景可与消费行为相辅相成。南京路最不缺的就是多元交融的建筑风格、既怀旧又摩登的上海都市风情、绚烂瑰丽的夜景灯光、前卫时尚又多元的公共艺术。在城市更新项目中,需要的是不断挖掘新的审美视角、丰富审美内涵,提供消费与审美结合的多元空间场景。

3.从“一条街”到“一片区域”

将南京路“做宽做厚”。依托街道网络,提升步行环境,将资源、人流继续向周边区域扩散,增强中心辐射能力。南京西路的支马路体系已相对较为完善,可在步行环境、业态吸引力方面进一步提升。南京东路的支马路体系尚未建立,建议应多措并举引导人流向周边街道游走,形成多线路的洄游路径,增加游客的探访与消费选择(图11)。

围绕南京路建设“机动车限制区”。借鉴巴黎、伦敦等国际城市建设“无车区”的理念,选择南京路两侧一定范围的支马路片区,限制机动通行。通过增设步行活动吸引点,将南京路步行街上过于集聚的大客流“分流”,带活周边,打造环境优美宜人的慢行消费街区(图12)。

图11:南京路向周边街区的扩散和延展

来源:笔者自绘

图12:南京东路步行街和苏州河之间考虑规划建设“机动车限制区”

来源:市规划院—苏州河慢行系统规划优化研究课题成果

南京西路(西藏中路至黄河路段)更新改造设计思考

南京东路步行街与南京西路交会于西藏中路,但无法从地面过街直连,只能走地下通道。该地下通道同时有多个出入口直连人民广场地铁站,因此拦截了大量从南京东路步行街去往南京西路方向的人流。由于人流量少、机动车流也已通过九江路分流,西藏中路至黄河路之间的这段南京西路空有“城市第二标志性立面”之名,却行沿路地面停车场之实。我们建议应当研究南京路在西藏中路地面过街的可能性,并且将南京西路与南侧的下沉广场、五卅广场绿地加以整体考虑,缩减南京西路的机动车道,将其改造为步行优先的共享街道,这样不仅能够拉通南京东路步行街和南京西路,更有可能将人流进一步扩展导向人民广场方向(图13)。

图13:南京西路(西藏中路至黄河路段)改造建议方案

来源:GEHL、宇恒、市规划院,《黄浦区慢行交通系统规划》

4.从行为心理的角度优化空间设计

南京路沿线的很多商场,所在地区人流量大,业态也已形成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发展走向低迷,仿佛湍急河流中“窝水的死角”。如何让水活起来,我们认为需要加强行为设计学和空间设计的整合研究。

增加消费空间的视觉能见度。从提升消费空间的效益来看,城市街道中的动线设计和商场内部的动线设计有一定的相似度,都希望能够提高空间“能见度”,可采用丰富色彩、装置艺术、画报、照明等方式吸引视线,同时尽量减少周边遮挡物,确保空间的开阔与通透。

提供流畅的人流动线。商场内部的人流动线设计会考虑游逛的趣味性、方向感的清晰度以及主支线人流差异等因素。而在城市街道中,商业设施的可达性受到的影响因素更加多元且具有叠加效应,很难保证对每一类人群、每个方向人流的高可达性。因此,在城市设计中,可采用空间句法等分析方法来评估不同空间位置的可达性,避免在可达性弱的区位布局需要高人流的商业设施,或在具体节点设计中增加交通联系设施,并尽可能消除空间联系障碍。

818广场节点更新改造设计思考

818广场位于南京西路北侧、邻近2号线南京西路站站口,商业业态原以快消时尚品牌和大众餐饮为主。后来为了与“梅泰恒”高端商圈错位发展,商业业态调整为平价的美食和生活体验中心。但大约自2015年起,818广场的商业活力开始明显走下坡路。“区位佳、业态符合地区商业逻辑”的818广场缘何人气不足?从城市空间角度,我们认为,一是12、13号线南京西路站的开通,造成818广场“大区位好,小区位差”,即三轨交汇的南京西路站提升了地区的总体可达性,但是在小范围内却削弱了818广场的区位优势,地区的人流重心南移,818广场所在的南京西路北侧一带被挤出轨交站“朋友圈”的中心区域(图14)。二是818广场周边的沿街界面连续但商业空间破碎,由于主要为居住建筑的底商,空间受限,缺乏明显的人流818广场节点更新改造设计思考吸引型业态,导致这个区域在区位变差的同时,本来能够拥有的2号线人流也是出站即向东西两侧分流。

图14:818广场区域现状分析

来源:笔者自绘

对于818广场,我们建议,除了引入“目的地性”业态,还要想办法增强818广场的“可见性”、可达性。如果站在13号线的11号出口附近,会发现向东弯曲的石门路红线和石南绿地的高耸构架相叠加,挡住了818广场的低层区。因此建议考虑对石南绿地和818广场低层区再改造,提升视觉可见性和吸引力(图15、16);第二是沿着同孚大楼东侧的石门路原道路线形,拓宽现状公共通道,使得人们从地铁口出来,就能有直接的视线通廊和步行通道引向南京西路方向;第三是考虑将吴江路的二层步廊延伸改造,将石南绿地纳入消费场景,进一步引导将商业空间向北延展,与818广场产生物理空间的搭接(图17、18)。

图15:节点现状人视点效果(吴江路、石门一路路口)

来源:笔者自摄

图16:节点改造设想方案人视点效果

来源:笔者自绘

图17:节点现状总平面(818广场—石南绿地—吴江路)

来源:笔者自绘

图18:节点改造设想方案总平面分析示意图

来源:笔者自绘

结语

历经3个世纪的洗礼,南京路至今仍是顶级商业街的典范。面向未来,只要我们还需要线下消费、线下社交,只要商业街这一功能空间类型还存在于城市中,南京路一定是最具实力的“种子选手”之一。规划师与城市管理者应密切关注城市消费空间的发展状况,把握最新趋势,并始终围绕“人”对消费空间和商业业态的需求,积极思考与探索应对变革之策,引领南京路商业街实现可持续的繁荣发展。

12002年因人民广场综合改造,精品商厦被拆除,改造为下沉广场。

2后街是静安区的称法,内涵上与支马路相同。

3数据来源: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监测数据。

4“Z世代”人群通常指95后和第一批00后,即出生于1995—2009年的一代人。这一代人受数字信息技术、即时通讯设备等的影响较大,具有强互联网属性,消费能力较强,更愿意为个性兴趣和价值观消费。

(来源:市规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