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祠(开封包公祠)

包公祠坐落在包公湖西畔,始建于金、元,经明、清等朝代,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屡建。1984年,开封市在包公湖上重建了包公祠。

包公祠祠内主要建筑与景现有大门、二门、照壁、碑亭、二殿、厢廊大殿、东西展殿、假山瀑布、石雕百龙亭与喷泉、小桥流水、嶙峋奇石。大殿内有高3米多、重达2.5吨的包公铜像。像两旁陈列着反映包公真实生平和清廉品德的历史文物与典籍。二殿展有包公的出仕明志诗、开封府题名记碑、包公家训、包公书法手迹、墓志铭等。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北宋庐州合肥人。人称“包公”“包青天”。他自幼以孝闻名乡里,在地方上,曾做过知县、知州、知府;在中央,曾任监察御史、知谏院、三司使等,“强志尽瘁,夙夜匪懈”,最后在枢密副使职位上去世,享年64岁。

我们印象中的包公是一个高高大大,黑脸,额头有月牙的形象,但真实的包公并不是这样的。殿内有幅从包公后人那里得来的画像,真实描绘了包公的真容。他的身高在1.60到1.65米之间,长须白脸,斯斯文文的一介书生,但是人们为什么把他描述为黑脸呢?这与京剧有关,京剧常常通过脸谱来表示人物形象,而在京剧中,黑脸是花脸的一种,常常用来塑造严肃,刚正的形象。所以它一般代表着正直,无私,刚直不阿。而包拯大人在为官期间廉洁公正,铁面无私,且不附权贵,多次弹劾朝中贪官污吏,所以在京剧中,包拯自然以黑脸著称。

殿内有包公留下的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这则家训虽然只有寥寥三十七字,但是字字珠玑,万古流芳!这一严厉的家训,体现了包公的高尚情操,既是他规范子孙后代的戒条,也是他自己一生的行动准则,给我们刻画出一个疾恶如仇、惩恶扬善的清官形象。《包拯家训》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同样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东殿有一组蜡像《铡美案》与真人大小一样。《铡美案》是包青天一个非常出名的故事,它塑造了为忘恩负义、抛妻弃子的负心汉陈世美。然而,这又是一宗冤假错案,历史上真实的陈世美,原型名叫陈年谷,字风之,号熟美,是湖广均州(今湖北均县)人,出生于顺治年间,先后中举人和进士,做官后,一路做到了户部郎中、侍郎的位置,是一位政绩突出的好官,深得百姓爱戴。他有一个同窗叫胡梦蝶,想要托陈熟美走关系,为自己也谋求个一官半职,被陈熟美拒绝了,于是他怀恨在心,回家后写了一个戏本子,将戏中的陈熟美化身陈世美,写了一个卑鄙恶人。这出戏上演之后立即爆火,很多人因此误解了陈熟美,认为他是个坏事做尽的恶人。事实上陈熟美跟自己的爱妻相伴终老。可是舆论的力量太大了,无论陈家人如何解释,“陈世美”这个负心汉的名声还是传了出去,陈熟美就这样背了千百年锅,据说至今在陈熟美的家乡均县还有“北门街不唱陈世美,秦家楼不唱秦香莲”的俗话。

悠悠岁月,民间流传很多关于包公的故事,表达了民众对包公的敬仰和热爱,“端州掷砚”就是其中之一。传说包拯在端州任知府时,发现前任官员利用进贡砚石之机压榨百姓,包公革除了此弊,包公离开端州时,当地砚工为了表达对包拯的爱戴和不舍,专门托人送来了一块上好的端砚,随从以为一个端砚,也不是真金白银,收下不会有多大的问题。包拯得知后将此砚掷于江中,后来在包拯掷砚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小岛,即现在的砚洲岛。

包拯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求极为严格,哪怕是一点小恩小惠都断然拒绝。任何贪腐都是从接受小恩小惠开始的,包拯正是立下了“不持一砚归”的决心,才成为被后世敬仰的清官。

夕阳西下,我怀着崇敬之心离开了包公祠,包公的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足为世人风范,令人肃然起敬。希望当官能为民做主,体恤民情,廉洁奉公,造福百姓,学习包公的刚正不阿的精神,不趋炎附势,不做害虫仓鼠,偷盗仓廪,被天下人耻笑和憎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