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去看经过两亿多年演变的石头
让我们去拥抱大自然
走,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永安市桃源洞-鳞隐石林景区,看看“一线天”是怎么形成的,二亿多年前的石头是怎样的、石头为什么会是红色的,为什么喀斯特地貌有溶洞。
桃源洞景区“一线天”
这一道大山裂缝,就像刀劈出一样,绝壁裂处,直透崖端,高90米,全长127米、共206个台阶,最窄的地方只有40厘米宽。别看两边巨石紧压左右,绝大部分人都可以过去。从地质学分析,一线天的形成是由于地壳运动,岩石逐渐上升,经挤压形成一条缝隙,这条缝隙,称为地质节理。岩层表面这一节理缝隙最容易受流水侵蚀,形成与节理走向完全一致的平直狭窄的深沟,地质学上把它称作“线谷”。
桃源洞口
这里的丹霞地貌形成两岸悬崖对峙,陡峭的悬崖足有120米高,桃源洞口四个大字刻在了离水面36米的地方,是明万历年间,辞官回永安的名士陈源湛于1605年所题,每字两米见方。下面这些小字每字也有50公分见方,这座丹崖赤壁气势雄伟,使桃源洞口成了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这种景观是由于砂砾岩重力崩塌及风化片状剥落作用而产生悬空面,再加上流水长期侵蚀,便形成了向内凹的巨大岩壁。
洞
自然风光资源中,三明最独特的是“洞”,而永安桃源洞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以洞为名,“似洞非洞”,寓意武陵人的世外桃源,鳞隐石林之下,还隐藏着曾短暂开放过的奇幻惊险地下溶洞。洞,桃源洞风景区属丹霞地貌,具有奇·雄·峻·险·幽的特点。景区内有山有水,碧水丹崖融为一体,素有小武夷之称。
想看一下经过二亿多年演变的石头吗?跟我到距离永安市城区10公里处的大湖镇鳞隐石林景区吧。灵性石头,片片鱼鳞化石林,鳞隐石林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因石芽表面呈鱼鳞片状,取典“天故隐其迹”句意,故名鳞隐。其由鳞隐、石洞寒泉、寿春岩石林风景片组成。约3亿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进行的主要是沉积作用。经过数千万年的沉积,到了约2.5亿年前,这里沉积了一套数千米厚的碳酸盐地层。之后,地壳开始抬升,至约1亿年前岩层露出水面,进入岩溶期,开始了岩溶作用。含有二氧化碳的酸性水对灰岩进行溶解形成重碳酸钙随水流在节理、裂隙、断裂及褶皱隆起的空间内流动,在适合的温压条件下,含有丰富重碳酸根的地下水由于二氧化碳的逸出和水分的蒸发,部分碳酸钙重新沉淀。由此形成各种岩溶地貌。从1亿年前开始至今,本地区经过了三个岩溶期终形成现在的面貌。目前景区岩溶地貌正处于其发展的壮年期,其内耸立着石芽、石锥、石柱、石笋400余座,最高达36米。怪石拟人状物,千姿百态。
千年等一吻
这块悬垂的钟乳石和下面的石笋,活像两个猪脑袋,鼻、嘴、眼俱全。上面那只猪,头倒悬在空中,眼睛朝下看。下面那只猪嘴巴朝上,简直就是上面那个猪脑袋的倒影。其实,这是石灰岩地貌特有的“滴水柱现象。由于滴水作用,上面那块钟乳逐渐向下长,而下面那块石笋由于石灰质的沉积逐渐向上长。这种双向靠近的速度是非常缓慢的,这条“滴水柱”虽历经千万年,但仍未接上。所以它又有一个浪漫而又承诺性的名字叫做“千年等一吻”。
剑丛峰
这块岩石表面,沟纹斑驳,十分独特。就像浑身布满了二、三寸长的剑锋,赤足者根本无从落脚攀登,所以叫做剑丛岩。据专家考证,数千万年前,这里是一个地下溶洞,地下水使溶洞内的石灰石不断朝着水流作用的方向溶蚀,形成深深的沟痕,地质学中叫“溶痕”。后来由于溶洞崩塌而显露,就形成了剑丛峰这一独特的自然景观。它对于研究大湖石林地貌形成和发展,都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吉山抗战文化遗址
吉山乡地处福建省永安城区西南郊文川溪畔,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景色宜人;自古重文兴教,人文荟萃,文物古迹众多;抗日战争时期省政府内迁,遂为福建行政、文教中心。在1938年5月至1945年10月的七年半间,是抗日战争时期内迁福建省会各机构的主要集中地、全省的行政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独擎东南半壁”的全国三大抗战文化中心之一。2014年8月,永安抗战旧址群为福建唯一入选国家级抗战遗址遗迹名录。
永安抗战文化遗址群保存比较完整的有挹秀楼、渡头宅(羊枣被捕处);羊枣等12文化人士囚禁处;浮桥、榕荫亭等20余处,其中有12处被列为国家文保单位。分别为永安文庙、复兴堡、吉山村的萃园、上新厝、刘氏祖屋、材排厝、棋盘厝、燃藜堂、渡头宅、刘氏宗祠、团和厝、大夫第等。
好山好水好风情 数一数二数三明
中国绿都·悠然三明
欢迎您!
来源:闽南微平台
新媒体编辑:林鸿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