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陆地(北京大学周边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孙延凤、陈沫: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来源:《青年记者》2024年第5期
周边传播理论主要是从信息和传播的角度研究人或物或由人或物组成的社会主体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相互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们之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这个经典力学中最重要的定律其实也适用于人类社会。也就是说,自然界或人类社会相邻或相隔一物(一国)或多物(多国)之间的引力(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等)与一物(一国)或多物(多国)能量的大小成正比,与他们之间的距离成反比。这就意味着,同等的能量,距离最近的两物或多物之间引力最大,发生联系的可能性最大。距离远但能量大的物体可以超越距离近但能量小的物体,发挥更大的吸引力。这也是地球离火星更近、离太阳更远但受后者引力更大的原因。在国际社会交往中,也有很多这样的实例。比如,日本和韩国虽然离中国更近、离美国更远,却受美国的影响更大。周边传播理论认为,万物皆是能量,万物皆是信息,万物皆是媒介,距离最近的两物或多物则互为周边,而万物的联系皆从周边开始。信息和传播不但是万事万物联系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还是有方向、有目标的。向周边传播就是万物联系和信息运动的方向之一,也是周边传播最普遍、最重要的向度之一。
信息传播属于大文化传播的范畴。关于人类文化传播模式的问题,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英国的泰勒(Sir.E.B.Tylor)和美国的摩尔根(L.H.Morgan)为代表的古典进化论学派提出了“独立发明论”和“平行发明论”等观点[1],影响一时。但也有一些“扩散学派”的学者认为,世界上大多数人基本上是没有创造力的,都乐于从其他社会中借取文化。他们将世界上的文化分成几个文化圈(Kulurkreis),认为每个文化圈都有其发源地和独特的文化特征,通过文化的扩散而形成。“扩散学派”中的罗伯特·弗里茨·格雷布纳(Robert Fritz Graebner)和威廉·施密特(Wilhelm Schmidt)等德奥学者基本上持这种看法。而此派中的英国学者代表格拉夫顿·埃利奥特·史密斯(Grafton Elliot Smith)、威廉·詹姆斯·佩里(William James Perry)和威廉·哈尔斯·里弗斯·里弗斯(William Hals Rivers Rivers)等认为,较高级的文明很多方面都起源于埃及,随后,其他民族在与埃及人的接触中,将这些文明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他们认为世界上两个相距遥远的地区文化特质能独立地平行演化的现象是罕见的。此外,美国也出现了赞同文化扩散论的学者,如克拉克·维斯勒(Clark Wissler)和阿尔弗雷德·克罗伯(Alfred Kroeber)等。他们的研究方法与德奥学派类似,但是把一个文化区域的代表性特征归结为来自一个地理文化中心,然后向外传播。[2]具有社会达尔文主义倾向的“社会结构扩散理论”指出,具有现代特征的核心地区的社会结构会向“传统的”边缘地区扩散。[3]
德国经济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Christaller,Walter)于1933年提出了“中心地理论”,揭示了城市及商业服务业活动的空间分布规律。中心地就是向居住在周围地域的居民提供包括贸易、金融、手工业、行政、文化和精神服务等在内的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4]“中心地理论”对现实社会经济发展现象有较强的解释性,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英语国家,之后传播到其他国家,被认为是20世纪区域经济学和人文地理学最重要的贡献之一。1953年,瑞典文化地理学者哈格斯特朗(T. Hagerstrand)在《作为空间过程的创新扩散》一文中指出,空间扩散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等从源地向外进行空间传播或转移的过程,或者是一种相对于集聚而言的分散化分布状态。[5] 1996年弗里德曼(J.R.Friedman)在《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系统地提出了核心与外围发展模式;1971年他在《极化增长的一般理论》一文中将“核心—边缘”理论研究对象从空间经济扩展至社会生活各个层面,[6]使其成为一种普遍适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空间规划基础的一般理论。
20世纪60年代,一些大众传播理论学者(如D.Lerner,1963)从社会进化的观点出发,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尽快接受西方文化和媒体体制。[7]到了20世纪80年代,文化帝国主义、媒介帝国主义、文化从属理论等后现代文化传播批判理论相继出现,以美国为中心的西方发达国家基于优越的国际传播系统向不发达和欠发达国家输出文化、信息,以实现文化霸权和信息控制的企图被陆续揭露和批判。但这是从利害和伦理的角度出发的一种学术理论和观点,并不能改变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和媒介霸权的现实。
以上理论分别从文化传播、经济和社会传播、媒体传播的理论视角研究了信息或事物的空间传播规律,均含有从中心向外扩散和传播的向度意涵,但都是就某一个领域展开的初步研究。而周边传播理论超越了国家、种族、文化与政治以及物种的界限,认为从古至今,由中心或原点向周边传播的现象在自然、物种和人类社会的演变中普遍存在。
周边传播理论认为,宇宙万象,传播方式多种多样,但一切传播都可以概括为“三体传播”(人体、物体和媒体)。而无论是“三体传播”中的哪一种,其传播模式都首先遵循或者应当遵循能量或信息由原点向周边、由中心向边缘、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圈层式扩散的基本规律。[8]
鉴于向周边传播这个概念可以是指一种传播现象,也可以是指一种传播行为,甚至可以是指一种传播模式,所以,给“向周边传播”下一个定义并不是一件易事。强以为之,或可表述为:所谓向周边传播,是指人或物及其携带的信息或能量从中心或原点向周边空间连续性外向传播的活动或过程。向周边传播与周边传播理论中“四个模式”中的“外溢”模式内涵吻合[9],可以相互印证,相得益彰。向周边传播与被周边传播相反相成,二者共同完成周边传播的双向奔赴。“万物皆媒”,向周边传播的主体包括文化、社会、经济、地理等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一切具备向周边传播能量的事物。当然,根据万事万物互为周边的原理,每一个主体同时也是相邻或相近主体周边传播的客体。
表面看,向周边传播和周边传播概念相似,其实不然。其差异性至少有以下四点。
1.维度多少不同。向周边传播的指向性明显,就是外向传播,单向度传播;周边传播则包括但不限于外向传播和单向度传播,而是还包含内向传播即被周边传播[10]、在周边传播、让周边传播、从周边传播和环周边传播等多种传播方式。
2.对象多少不同。向周边传播可以向部分周边传播(如向一个或部分国家周边传播),也可以向各个周边传播(分期分批分时向一个或多个国家周边传播);周边传播则是全周边传播、环周边传播、全方位传播、全时周边传播。
3.效果大小不同。向周边传播的效果是短期的、单方面的、策略性的;周边传播的效果则是长期的、全方位的、战略性的和综合性的。
4.类别和价值不同。向周边传播可以是指一种传播现象,或一种传播行为,甚至是一种传播模式;周边传播不仅是众多传播现象的概括,还是一种传播学理论,一种传播战略,甚至成为一个学科。
1.信息的向远性。周边传播理论认为,凡是存在,必有周边;凡是存在,必含信息。周边包括具体的物理空间,抽象的关系空间(社会空间),抽象与具体兼具的时间空间。[11]在向周边空间、时间和关系传播的过程中,信息可以离开主体或母体,也可以不离开主体。后者如初春的花木,携带着新生信息的嫩蕊细芽,新枝虽然不断生长和向远向高延伸,但是都没有离开原来的根茎和主干。但也有很多的信息是脱离母体或主体的,之后向远向外不断拓展和延伸,并且遵循一定的时空结构和外延秩序:物理空间的向周边空间传播遵循由近及远、由内而外、由小到大、由短渐长的规律,如植物种子或花粉的随风飘散;关系空间的向周边传播遵循由亲渐疏、由上而下、由强到弱的规律,如一个人的喜怒哀乐总是首先会告诉自己最亲近的父母、亲戚或朋友;时间空间的向周边传播则遵循由源至流、由少到多、由弱到强或由强到弱的规律,如一个重大新闻事件总是在发生时间节点的两侧报道的密度最大,随空间距离的远近或社会相关的密度大小渐强或渐弱,但一个不变的规律是,离事件(或新闻)发生的时间点越久越远,传播的价值或关注度越低。
2.能量的落差性。事有大小,物有柔坚,能有高低。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热量可以自发地从温度(能量)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能量)低的物体。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能量,自然就会产生能量的落差,进而产生传播的势能。而不同的事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势能必然导致事物之间产生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是物理的接触,也可以是信息(包括能量和感情)的传递和交流。能量或势能强大的一方会成为传播的一方(主体),向周边或周近能量低的一方或多方(客体)传播。自然界中的动物世界就遵循这种能量传播规律。比如,狮群或猴群中总有一个王,这个王的地位或权威是与其他同类能量比拼的结果。人类社会更是如此,信息传播总是从经济、文化、科技发达国家或地区向落后国家或地区流动。要改变这种格局,不能仅靠主观愿望或改变游戏规则,而是需要强大的实力和较高的势能。
3.传播的有限有效性。一顿饭不能饱人一生,一副药不能包治百病。周边传播理论认为,任何事物的信息和能量都是有限的,作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因此,有限传播才是有效传播。[12]信息的传播效果会随时间的拉长、距离的增大、关系的渐远而不断降低或减弱。只有向一定的周边时空内传播的信息或能量才是有效传播。周边传播理论认为,国有大小,情有百异,传统的国际传播一条新闻放送全球,很难产生期待的传播效果,必须因国而异,一国一策,先近后远,以无数个“有限”逼近“无限”。
周边传播理论认为,万物皆有周边,万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引力与斥力、传播与被传播的关系。因此,和被周边传播现象一样,向周边传播也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及媒体之间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
说到自然界,必然要谈到自然界或者世界的构成。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认为,水、空气和土是构成世界的三种基本元素。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学者则认为,土、气、水、火四元素是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古印度人与古希腊人的认知差不多,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基本元素构成的。中国人则早在上古名经《尚书》里就系统地提出了水、火、木、金、土“五行”的概念指代五种常见的自然物料。但无论是哪一种说法,各种元素之间都是互动或互相联系的,其中尤以中国相生相克的“五行”说为典型。“五行”说认为,世界上任何或者任意两类属性不同的事物之间都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比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它们之间相生相克,或者相克相生,其实就是一种信息或能量的相互传播、相互交流、相互作用。空气、水、火、气味的扩散都是分子向周边传播的过程。当有人点火吸烟时,即便是在较远的距离,也会立即闻到一股刺鼻的烟味。当在水杯中加入一些溶质时(比如牛奶、白糖、盐等),溶质分子会即溶解,并向周边扩散直至整个水杯。当一个地区发生林火时,火焰向周边释放的热量迅速升高周围的林木或其他物资的温度,直至引燃周围一切的可燃物。即便是固体的物质,如土地、沙漠等,如果不加控制,也会被周边的强势物质所同化或者同化周边的物质。蒙古高原的沙尘暴、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和活跃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热带气旋如热带风暴、台风等,都是自然界能量或信息向周边传播的典型案例。至于自然界中植物向周边传播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如风力传播、水力传播、弹射传播、滚动传播、动物传播、黏附传播、机械传播、人力传播等等,不胜枚举。
周边传播理论认为,物有大小,边有长短,但都是一时的状态。中华民族和中国版图融合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持续不断地向周边传播的过程。中国的版图从以河洛为中心的狭长地带到清末丰满的“海棠叶”,经历了多维度的向周边传播历程,既有内部结构与外部世界的“内延外伸”,又有横向共时与纵向历时的“横接纵连”。中国的社会结构从以母系氏族为中心到以血缘为媒介的“五服”家族结构,再到今天以职业和事业为中心的人口布局;中国的政治体系从由亲疏远近决定的裂土封侯到从中央到郡县的“流官”制度的形成;中国的交通体系从由近及远的古代驿站到水陆空并进、辐射四面八方的现代交通枢纽的建设;中国的经济贸易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市场到跨国连海的“一带一路”等等,无不是人类社会活动向周边传播的具体表现。作为中国古代物质文明集大成者和中华文化代表性符号的“四大发明”和“丝瓷茶”,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是中华文化向周边传播的经典例证。至于文化和价值观的向周边传播现象,更是普遍存在于古今中外的人类社会。比如,以中原王朝的儒家伦理价值观为核心,向越南、日本、韩国、朝鲜等周边国家不断传播并存在了千年以上的“中华文化圈”;比如,以罗马为中心,并借助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和现当代经济和科技乃至军事的优势,向欧洲及其周边的非洲、南北美洲以及亚洲等殖民地国家不断传播并形成的基督教文化圈。可以说,人类四大文化圈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波斯帝国、阿拉伯帝国、罗马帝国、奥斯曼帝国、中华帝国等,都是人类社会向周边传播的过程或结果。
大众媒介的主要功能就是以专业媒介的形式向外传播信息。大众媒介现在可以分为传统的大众媒介和新媒体形态的大众媒介。传统的大众媒介主要指书籍、报刊和广播电视,由于受到基础设施、发行网络、经营成本或法规等因素的限制,覆盖的范围都很有限,主要是以媒介或经营媒介的媒体所在地为中心向周边地区或国家传播。即便是拥有卫星通信的广播电视媒介,表面上具有覆盖全球的能力,但是因为受到文化圈层、意识形态、媒介语言和各国法规的限制,实际的传播范围仍然是媒介或媒体所在的周边地区或国家。
从媒介硬件上看,向周边传播的现象也非常明显。作为信息传播的载体和路径,各种媒介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由近及远向周边铺设或延伸。媒介信息设施铺设的长度、广度或密度决定了信息向周边传播的范围和强度。19世纪下半叶,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对外扩张的需要,欧洲各国在国内架设电报线的同时,也开始了穿洋跨海连接不同国家和地区架设海底电缆的热潮。1850年,世界第一条海底电缆在英国和法国两国之间铺设成功。1852—1864年,全球性的铺设海底电缆活动展开,从欧洲到非洲、中东,经波斯湾到印度,都可以通过海底电缆收发信息。1860年,哈瓦斯社利用横贯大西洋的海底电缆,成功地将新闻业务扩大到整个拉美地区。路透社则随着英国的崛起顺势向全世界扩张媒介业务,进而成为全球通讯业务的霸主。[13]美国在成为世界经济、科技和军事乃至金融的霸主后,又携带着发明互联网和根服务器最多的优势,迅速在全球形成了新媒体传播的霸权地位。因此,无论是在传统媒介还是新媒体领域,向周边传播都是一个普遍的传播现象。
向周边传播现象研究的价值或者说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启示?笔者认为至少有以下三点。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近水楼台先得月”“是金子总要发光”等,中国无数的民间谚语和成语都阐明能量或信息向周边传播的本能和趋势。对这个世界上存在的万事万物(包括人类)来说,发展就意味着变化,变化就意味着信息的产生,信息的产生就必然带来信息的流动和传播。因此,传播不是大众媒介独有的功能,也不是人类独有的功能,而是包括一切动物、植物或生物甚至无机物都有的普遍现象。日月轮回给地球带来四季变化,对日月来说就是能量或信息向周边(地球)的传播;潮汐的变化则可以影响水流和鱼类的活跃程度乃至人类的交通出行,对潮汐来说就是能量向周边的传播。至于人类和媒体的向周边传播现象,古今中外更是不胜枚举。这也是世界上大小国家都希望并重视向周边、向国际传播自己的文化或声音的基本依据。
周边传播理论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能量或信息的集聚或运动形态。在个体或由个体组成的自然群体或社会群体发展的最初阶段,能量或信息必然有限,客观上甚至主观上都需要被赋能,因此,被周边传播或赋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但是,从事物主体发展的愿望或目的来说,被周边传播只能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阶段性现象,甚至只是一个手段或策略,向周边传播才是包括国家在内的万事万物发展的终极目标。所谓“以毒攻毒”“以空间换时间”“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成语或说法,某种程度上都含有先接受后反击、先被周边传播再向周边传播的意思。正像吃牛肉不是为了变成牛而是为了使自己更加强壮一样,一个人或国家适时、适度地接受周边传播,才能最终实现向周边传播的目的。比如,没有中国40多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就没有今天中国商品的无所不在和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没有1994年美国电影《亡命天涯》等分账大片相继被引入中国市场,就没有今天中国电影市场和质量的双重成熟与跃迁。
向周边传播虽然是万事万物发展的客观必然和主观愿望,但是,向周边传播并不是一厢情愿便可完成的,而是取决于传播与被传播双方或多方能量、力量和能力的对比与博弈。向周边传播研究带来的启示是:向周边传播不取决于愿望,而是需要积累到一定的能量;当能量不具备的时候强行向周边传播,必然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即便具备了向周边传播的能量和能力,也不能拒绝被周边传播的渠道和信息。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物质总是由有序朝着无序的方向(熵增)发展。因此,无论向周边传播信息或能量的一方有多么强大,都不可能单一地、持续地、永久地向周边传播而不影响自身的发展。那种认为强大了就不需要对外开放或者只追求向周边传播、不接受被周边传播的想法或理念,不仅在认识上是错误的,而且在行为和结果上是危险和有害的。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周边传播理论与应用研究”(批准号:17ZDA28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本文引用格式参考:
陆地,孙延凤,陈沫:信息的向周边传播现象与价值分析——周边传播的六个向度研究之二[J].青年记者,2024(05):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