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抢抓机遇,在科技创新上不断发力、激发活力、充满动力。
65家中外媒体128名记者前来采访贵州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
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在贵州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向大家公布了一个好消息:“中国天眼”向全球释放了世界最大的中性氢星系样本,共有41741个。这是中国人用3年时间做到的,样本数量超过了原全球最大射电望远镜Arecibo过去13年的观测成果。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在贵州代表团开放团组活动上发言视频
“未来五年,我们期待将这个数字拓展到10万个以上。”姜鹏接着说,“这对我们理解星系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早在“中国天眼”建成之初,一直关注“中国天眼”建设的贵州师范大学教授谢晓尧深知,人类要走向外太空,寻找脉冲星是绕不开的一步。而在确定脉冲星之前,要将“中国天眼”所接收到的海量的脉冲星信号进行复杂且精密计算,才能得出最终结果。在他看来,如果把“中国天眼”的观测叫作“顶天”,那么对观测结果的大数据研究就是“立地”。
《从一间办公室到一栋楼,我们捕捉到了约60亿年前的信号》微纪录片
2023年,谢晓尧带领FAST早期科学数据中心实验室团队利用“中国天眼”新发现了1例快速射电暴,命名为FRB 20200317A。据天文学家估算,这一神秘的宇宙爆发事件发生在60亿年之前,这是贵州本土单位依托国家大装置开展前沿科学研究发现的第一例快速射电暴。
“顶天”与“立地”,是“中国天眼”探测宇宙不可或缺的两大因素,但是能“顶天”与“立地”,靠的是“脚踏实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靠着“脚踏实地”,科技工作者们把天马行空的设想落地为一项项国之重器。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外景(资料照片)。图片来源新华社
华能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在完成了168小时连续运行考验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这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成果,也是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
上海光机所光学实验室展示“超级光盘”(2024年2月29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存储是数字经济的基石之一,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今日宣布,存储容量是普通光盘上万倍、普通硬盘上百倍的“超级光盘”诞生。据计算,十几张“超级光盘”就可以存储下整个国家图书馆的数据量。
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月尘仓(2023年4月6日摄)。图片来源新华社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联合建设的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通过验收,中国航天再添“国之重器”。
…… ……
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以科技创新做好动力引擎,以新质生产力激发发展新动能。
“科技创新之路比我们想象的要困难得多,关键核心技术讨不来要不来。”全国人大代表、武汉高德红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立说,要用一项又一项的科技创新和突破,为构建新质生产力作出贡献,同时向世界证明,别人能的中国人也能。
“‘奋斗者’号是我国第一台能够到达全球海洋最深处,开展科考和作业的载人潜水器,2020年‘奋斗者’号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叶聪表示,未来将从谱系化和体系化两个方向继续攻关,提升我国对整个海洋系统的感知和管控。
中国天眼。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杨俊波 邓刚 摄
“‘中国天眼’正在积极筹划FAST核心阵项目,有信心以极低的成本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FAST在国际同类设备的核心竞争力和领先的科学优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天眼”总工程师姜鹏说,“我们力争把贵州省建设成为世界天文研究中心,再打造一张靓丽的科技名片。”
叩问苍穹寻古今,华夏筑梦正当时。从“追赶”到“领先”,我国不断实现自我突破,掌握发展主动权。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胸怀“国之大者”的科技工作者们正奋力向前、勇攀高峰,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奋力书写以科技现代化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祖嘉 田旻佳 岳端
周麟宇 郭加尧
编辑 徐然
二审 李劼
三审 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