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湘西网
清代阿拉营营房旧址
文/图 龙骏峰
阿拉营镇位于凤凰县城西南,与贵州省铜仁市大兴镇交界,自古是湘西州的西南门户。据《大清一统志》和《凤凰厅志》记载,明末时有威武侯向登在此驻军,增扩营盘,取名鸭浪营。后来受当地居民口音影响,读成鸦拉营,到清朝嘉庆时期,鸦拉营已成为官方公认的正式地名,有些资料上又写作鸭拉营。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更名为和平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为阿拉乡,2005年与附近的黄合乡合并,升级为阿拉营镇。
凤凰县的县名来历,起源于阿拉营。当地有座凤凰山,唐朝武则天垂拱二年在此设渭阳县,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设招谕县,到宋神宗熙宁八年废弃,明清时期又在山上设凤凰营,清初还将通判衙署放在这里。当时道台住在镇竿(今凤凰县城),通判经常要从凤凰营骑马走六十多里去汇报工作,觉得很不方便,就自己在镇竿买房长驻办公。后来镇竿升级为直隶厅,通判亦升同知,成为一县最高行政长官,因凤凰营历史悠久,且同知原来出生于此,便以凤凰作县名叫凤凰厅,一直到民国时才改为凤凰县。
阿拉营旧址在镇区西南,原来有城池,并设有东、西、南三座城门。为什么没有北门,猜想应该是因为北面即苗区,当时为了防备苗民攻城,所以不开设城门。清代曾在城中设有巡检署、前营都司署。城楼、官署、兵营、坛庙、学校、戏台、商铺等一应俱全。如今虽然为居民区,历史建筑早拆除,但从保留的街巷布局仍可看出当时营城的规模宏大。因城中驻军来自全国各地,大量引进和推行汉文化,使阿拉营在接受汉文化教育方面开凤凰风气之先。这种中原文化特色如今在本地居民身上仍有体现,如许多人家大门上题刻有“颖川世第”“弘农世第”“彭城世第”等等,都是魏晋时期中原大族门第遗风。
阿拉营城外面有小河,源于与黔境毗邻的天星、龙井两村,十数里后流到营城,自西南向东北绕城而过。河面不宽,浅而清澈,岸边有垂杨、码头,对面是青碧稻田和长满松树的矮坡。阿拉营原来的西门正对着小河,城门边有一座戏台,每年秋收或春节,城中军民都要请戏班子来登台唱戏,酬神娱人。有一年秋天,城中照例请得戏班子来唱戏,老百姓都赶来观看。大家正看得入神,有个人偶然回头,突然看到眼前流淌的河水一片血红色,顿时吓得惊叫起来。看戏的众人被惊起一齐回头看,见此情景都吃惊不已,不知道怎么会出现这种异象。过后大家才听说,原来上游有军队交战,双方伤亡惨重,导致血流成河。这件事成为奇谈,至今在阿拉营广泛流传。
这条小河上奇闻不止一件,最有名的是两座清代修建的古石桥,一座叫包家桥,一座叫廖家桥,均坐落在营城北墙外的河面上。包家桥在上游,与廖家桥相距有两百来米远,双桥都是单体石拱形制,桥身长约四米,宽三米左右,离河面有四五米高。包家桥上面长满各种花草,掩住了大半桥身,更添几分野趣之美。将桥洞上方悬垂的花草枝叶拨开,可清楚看见正中央的青石上刻有“复兴桥”三个繁体大字。整体看去,建筑之精巧,颇具玲珑古朴之美。廖家桥紧邻廖家大宅,因镇区扩建高楼盖住桥面,现只能从右边河坎上看到桥拱和桥基,虽是远观,仍可审视出整座石桥的用料考究、工艺精致。据当地老人介绍说,廖家桥无论规模、做工等各方面都比包家桥更好。
两座石桥的修建,在阿拉营有一段妇孺皆知的趣闻。当年包、廖两家都是本地大户人家,包家住在城北教场坪,廖家住在东门附近,两家除了田产外,还各开设有商铺。阿拉营的市集在城外小河对面,营城这边的居民要赶集的话,需要出城过河才行。当时小河上没有桥梁,老百姓往来渡河极不方便。包家见状,便从中窥见商机,寻思若在自家商铺门前修建一座桥梁的话,既是行善积德方便民众过河,并使往来行人在店中停留促进消费,又可以赢得热心公益的美名。
这等一举三得的大好事,必须当仁不让。包家于是主动承头捐出一大笔款项,并积极出面向四方百姓拉赞助。知道是要修桥方便出行,大家都纷纷踊跃捐款。包家又亲自上门找到廖家,请他们能够慷慨解囊,为建桥大计仗义出力。廖家对修桥之事也是一万个赞同,但是想到这件事承头人是包家,又修在包家商铺门口,到时桥修成了受到赞誉、获得利益的都是对方,自己出钱出力,却让包家名利双收,心里越想越感到意难平,于是拒绝了包家的募款请求。
包家向廖家募捐未成,想着对方家大势大,各方面都比自己强,在这种公益事业上却不肯配合支持,也觉得心中委屈。回去后憋着一口气,尽心尽力把桥修成,然后立下规矩:这座石桥今后不准廖家人通行。廖家见状,十分气愤,心想你不让我走我就不能过河了?于是拿出巨款,请工匠在自己家门前也修建一座石桥,并且要求这座桥必须比包家桥更精美、大气。所以廖家桥建成后,各方面均胜包家桥一筹。
包、廖两家相争,最终结果却是极大方便了两岸民众,并给阿拉营增添了一道“双桥辉映”的独特景观。几百年来,两家在历史变革和时代变迁中起落浮沉,历尽沧桑、饱经风霜,至今仍在阿拉营繁衍生息。曾经辉煌显赫的包家大宅早被拆除,遗迹无存,而廖家大宅在新中国成立后被征用为区公所办公楼,得以保留下来。十多年前,镇政府迁出廖家大宅另建办公楼,廖家后人趁机将祖产购买回来,自己居住进去。那用石条修建的八字大门和门上题写的“武威第”,如今成为当地有名的人文景观,每日向过往行人无声述说着过去的辉煌历史。
时光流逝,许多历史会湮灭于岁月。希望包家桥和廖家桥能够继续完好保存,希望这段乡间趣闻一直在阿拉营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