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火车站,位于鞍山市铁东区建国南路1号,沈大铁路自大连站起306公里593.5米处,北距立山站5.155公里,南距旧堡站5.298公里。于1918年启用,现为沈阳铁路局鞍山车务段直辖的二等站,站台规模为2台7线。按业务性质为客货运兼营的中间站,主要办理客货运的接发列车和调车工作,货物列车补水作业等。
「朝鮮満洲旅行案内」(昭和7年 鮮満案内所)に掲載されている駅スタンプの図案はこのようなものです
「満洲の旅」(昭和15年 マンチュリア?デーリー?ニュース)に掲載されているスタンプの図案はこれです
1918年4月20日,由于立山站和旧堡站离市内较远,为适应“鞍山制铁所”的需要,“满铁”在今鞍山火车站处设“鞍山驿”,将旧堡的“鞍山驿”改名为“千山驿”。当时的鞍山站只是一个“临时乘降所”,仅是个岗楼式的木板房,并不对外营业,有人上下车时临时暂停通车,无人则直接通过,后来乘车人逐渐多起来,才设正式车站并对外营业,当时的站舍也是面积不大的红砖房。同年11月20日“鞍山驿”正式成立,由“满铁”奉天铁道事务所(后改称奉天铁道局)管辖。
1925年时的鞍山站正面的影像
1921年时的鞍山火车站和站内的瓦斯煽风机室
“鞍山驿”名称的还有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由来,当时日本已在鞍山南面的旧堡建有鞍山站,北面建有立山站,“临时乘降所”临近千山按道理应叫千山站。日本人认为这样不妥,此地当时属辽阳县十一区,归辽阳县管辖,在满铁附属地条约上没有千山站这个名字,如果中国要对此地行使行管辖权,此处就得归还辽阳县。于是日本人把将满铁附属地旧堡的“鞍山站”改为“千山站”,将“鞍山站”的名称挪到此处,这样就瞒天过海了。
鞍山驿开始营业后,1919年动工修建南站舍,1920年竣工交付使用,面积为649.32㎡。1939年又建北站舍,1940年竣工使用,站房面积增加至6395.4㎡。1946年5月31日至1948年2月,鞍山站被国民党占领,成为工事阵地,火车间歇开行,营运里程也很短。1948年2月鞍山市解放,在鞍山成立辽南铁路局,后迁站至瓦房店。1950年2月长春铁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及苏联共同管理,至1952年12月苏联交还管理权,鞍山站归沈阳铁路分局管辖。
日伪时期的鞍山站站内
1956年,经沈阳铁路管理局批准建设新站舍,原站房于1957年末拆除,1958年开始新站舍建设,同年10月1日旅客进入新候车室检票,1959年5月1日竣工,全部开始营业。新站舍建筑面积增加至4208.26㎡,候车室面积1198.08㎡,可容纳1500多名旅客,总投资为97万元。
网络图片,上世纪60-80年代末鞍山火车站的照片
日本人北小路健的画册《满洲之旅》1981年—鞍山火车站站内两张照片
1993年,鞍山站原有的建筑已经无法满足客流需求,又再次重新翻建,从此有了专门的候车室。现在我们看到的火车站就是1993年初建成的,建筑面积34948㎡,其中客运16877㎡,综合服务面积14399㎡。2007年又增设了南候车室,从此候车室从一个变为两个了,南候车室供乘快车的旅客使用,北候车室供普快列车的旅客使用,这也为了分散客流,让旅客出行感到方便。
2008年,刚刚又一次改造的鞍山火车站,图片下载自百度百科
目前鞍山站每日有始发至北京、沈阳、大连、上海、西安、长春、齐齐哈尔、牡丹江、加格达奇、赤峰、乌兰浩特等地的旅客列车。日均办理旅客列车约70多列,在节假日高峰期发送旅客达到24000多人次,平均每月发送旅客人数33万。
几张鞍山火车站和虹桥的旧影
说完火车站,不能不谈一谈位于鞍山火车站旁的虹桥。解放初期,鞍山市的交通状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逐渐呈现出紧张的局面,而由于长大铁路和鞍钢环市铁路贯穿南北鞍山市区,所以使城区的交通受到影响。在未建虹桥等高架桥之前,在人群流动量较大的铁东、铁西一带的交通仅靠铁东青年街与铁西启明街相连的平交道口,亦称北道口,道口仅宽6米。拥挤的道路,使交通事故频发,交通问题成了相关部门急于解决的问题之一,为了方便铁东与铁西之间的交通,由辽宁省交通厅设计施工。
鞍山虹桥建成于1954年10月,总投资达264万元。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主桥、桥台、小拱和引桥组成,总长680.63米,宽14.1米。主桥三孔,边孔各28.6米,中孔34米,全长91.2米,采用钢支柱。桥台两座,铁东高度7.42米,铁西8.07米,用钢筋混凝土基础。小拱是街道的通用引道,设有三座交叉小拱,净高分别为铁东孔4.4米,铁西辅仁巷6.1米,铁西一道街3.83米。在桥东、西设有上下桥梯四座,宽三米,方便行人上下桥。
鞍山老虹桥两侧的上下通道,很方便,新桥没有这个功能。2013年8月31日拍摄于鞍山市博物馆
网路图片,2008年5月17日时的鞍山虹桥
虹桥从此不仅成了连接东西交通的一条要道,更成了鞍山市内的一处标志性建筑,它所连接的铁西和铁东两个区域是日殖时期城市的代表格局,日本人住在铁东,不仅居住条件好,还用上了电灯、煤气、自来水。而中国百姓却住在条件极差的工棚区里,这种现象即使到了解放后仍然被延续至今,铁东和铁西已成为鞍山阶层的一部分象征,虹桥就是这样的一个分水岭,时刻萦绕在鞍山人的心头直到如今。
网络图片,2011年左右的鞍山虹桥和鞍山火车站
2008年8月28日,这座为鞍山老少几代人服务了54年的老桥被拆除,但取而代之的仍山是一座横跨在那条将鞍山拦腰阻断的南满铁路之上的多孔桥。2010年6月2日,新虹桥建成通车。改建后的虹桥全长达487米、桥面宽29米、机动车道宽21米,由原来的双向三车道增至双向六车道,荷载等级为城-A 级;人行道道板材质全部为花岗岩。并且,新虹桥的护栏全部使用壹级汉白玉,高1.2米。每一侧都分了上百段,一个分段上有一层汉白玉栏杆,中间用两个T形结构支撑,甚是坚固。
参考资料:
辽沈晚报鞍山版——从鞍山驿、鞍山站到新鞍山站
维基 百科——鞍山站
百度百科——鞍山站、鞍山虹桥
————
「更多老照片、老建筑,欢迎点击右上角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