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千百年来,中国人对广袤宇宙的好奇与幻想从未停止。从北斗导航系统到天宫空间站,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中国走出了一条波澜壮阔、成绩斐然的航天逐梦之路。
征服星辰大海,中国人的飞天之梦,还要从紫金山天文台的建立说起。
紫金山天文台(图自图虫网)
东亚第一
紫金山山势巍峨,树木葱茏,众多名胜古迹掩映其中。西峰之巅,几座银色圆顶建筑分布错落有致,好似绿洲中的一颗明珠,分外夺目耀眼。
这就是驰名中外的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发端于玄武湖南侧鸡笼山上的古观象台。据史料记载,早在距今1600多年前的六朝刘宋时期,鸡笼山上即建有观云测天的“灵台候楼”,并设专职官员观天象、测风候,提供数据,编制历法。到了明代,朱元璋在鸡笼山上设立观象台,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浑天仪、简仪、圭表等观象设备。
可以说,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天文学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
紫金山天文台驰名中外(图自图虫网)
然而,在现代天文学发展上,旧中国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在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前,国内已有的徐家汇天文台和青岛观象台实际上都是欧洲人的天文台。
1928年2月,在老一辈天文学家高鲁的坚持和奔走下,紫金山天文台的前身——国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在南京成立。
当时,天文研究所的首要任务便是筹建紫金山天文台。天文研究所所长余青松同著名建筑师杨廷宝反复协商和修改,最终形成了一份“中式天文台”的建造图纸。
1928年冬,包括一条盘山公路、一幢台本部、一幢子午仪室、一幢赤道仪室、一幢变星仪室、两幢宿舍的紫金山天文台工程破土动工。
1934年8月25日,历经五年多的艰辛施工,紫金山天文台全面竣工,并于9月1日举行了落成揭幕典礼。
刚建成的紫金山天文台,建筑美轮美奂,仪器精致名贵,有“东亚第一”的美称。作为中国人自己建立的第一个现代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现代天文学研究的开端。
建筑精美
紫金山天文台矗立在紫金山第三峰的天堡城上。顺着当年修建的天文路蜿蜒向上两公里,占地47亩的天文台内,六座银色的圆顶天文观测室,高低错落,衡宇相望。每座圆顶的基座和墙面用紫金山特有的虎皮石砌出水波纹形状,四周环绕着天坛式的石栏杆。
每当夜幕降临,圆顶上的天窗徐徐打开,天文望远镜睁大炯炯有神的慧眼,注视着亿万光年之外的天体,不懈地探索着千百年来尚未揭开的宇宙奥秘。
在紫金山天文台的所有建筑中,要数台本部最为别致。该建筑坐北朝南,按轴线对称分布,设计时利用地形高差,形成底层两侧和二层中部北侧有出入口与室外相通、底层与二层之间有楼梯相连的特殊结构。建筑外墙则采用就地开采的毛石砌成,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庄重朴实。
紫金山天文台建筑别致
拾级而上的观象台内,直径60厘米的反光天文望远镜陈列其间。1955年1月20日,时任紫金山天文台台长张钰哲和助手张家祥就是利用该望远镜发现了小行星“紫金1号”(后被命名为“查刘璧如星”),这也是中国人在本土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
综观紫金山天文台整个建筑,不仅气势雄伟,造型精美,给人一种学术研究机构的庄重之感,而且自远处看去,又颇具有中式建筑的特色和韵味。
科研圣地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紫金山天文台为我国的天文事业培养和输送了大量的天文学人才,从中国现代天文观测的创建者逐渐转变为中国现代天文事业的践行者,被誉为“中国现代天文学的摇篮”。
进入发展新纪元后,紫金山天文台开辟了暗物质和空间天文、南极天文和射电天文、应用天体力学和空间目标、行星科学和深空探测等多个研究领域,在青海德令哈、江苏盱眙、江苏赣榆、山东青岛、黑龙江洪河设有五个野外台站,众多研究成果世界瞩目。
紫金山天文台开辟多个研究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紫金山天文台还浓缩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辉煌,完好地保存了明清两代天文学家实测所用的五件古代仪器。其中,明代正统年间铸造的浑仪、简仪和圭表最为珍贵,它们是现存的国内外绝无仅有的、最大的古代青铜天文仪器。
这些珍贵的天文仪器,凝聚着中华民族在古代天文学领域的智慧和创造力,是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有力证明。
带着“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一代又一代的天文学家将继续在紫金山天文台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探索着浩瀚宇宙,接力续写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追星”故事。
本文部分图文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联系zhangcheng@jmtad.com,我们将在24小时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