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热衷于探寻全国的三国遗迹,其中三国名人的墓葬占了很大的比例,但是历史对他们显然并不公平。
有的人墓葬是经过考古发掘,并已经被证实的,例如安徽马鞍山的朱然墓、洛阳的曹休墓。安阳西高穴汉魏大墓虽然仍有争议,但考古界主流观点基本认定是曹操墓。
马鞍山朱然墓出土的“名刺”,成为确定墓主人身份的直接证据
我们所见大多数的三国名人墓葬属于传说类,没有直接的考古依据可以证明其墓主,只有不那么可靠的民间传说、地方县志等。
许多三国墓葬已经是“荒冢一堆草没了”,这其实都算比较好的了,还有相当一部分已经在历次的运动、拆迁、战乱中被夷平,毫无痕迹。
这些墓葬的命运和他们主人的名气和地位似乎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关系,比如曹魏赫赫大名的独眼将军夏侯惇,其墓冢已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修水库的时候被毁掉,这对这位曾经大兴水利的将军而言无疑是一个黑色幽默。而曹营人气最高的谋士郭嘉,其墓冢更是无处寻觅。然而,那位在《三国演义》上胆敢与关羽为敌的反派人物长沙太守韩玄,反而在长沙最好的中学校园内留有青冢一抔,虚构人物周仓、传说人物鲍三娘,也分别在湖北当阳、四川广元留有墓冢。
位于长沙长郡中学校园内的“汉忠臣韩玄之墓”
毕竟是距今1800年前的三国人物,有一座墓存世就已经相当难得了,但东吴名臣鲁肃居然在华夏大地上还存留着三座墓:岳阳、武汉、镇江,这就有点气人了。且不说你这数量已经远超你的好友周公瑾、诸葛孔明,就是你家主公孙权,在南京钟山上的陵寝也已经化为一片梅花园,你鲁子敬何以在后世享福不浅呢?
截至今年9月底,我已将这三处“鲁肃墓”探访完毕,且先按探访顺序梳理一下:
2019年4月12日,借着在长沙出差的机会,我去寻访了岳阳鲁肃墓。
岳阳在汉末为巴丘,是孙吴政权在荆州境内的军事重镇,周瑜就是在征讨巴蜀的前夕,路过巴丘病亡的,因此岳阳也曾传有周瑜墓,但今已不存,只是在岳阳楼景区内恢复了小乔之墓。
周瑜死后,因为南郡之地已被孙权借给刘备屯驻,继任者鲁肃就驻军巴丘。后来建安二十年孙、刘荆州冲突,鲁肃督兵万人于巴丘,抵御关羽,那场著名的“单刀会”应该也是发生在巴丘。如今赫赫有名的岳阳楼,其前身就是鲁肃所筑的阅军楼。
岳阳楼鲁肃墓距离岳阳楼景区并不远,步行连十分钟都不到,但由于不在景区内,就显得十分荒凉,不仅人迹罕至,周围更是一片瓦砾。
来到墓前,墓门紧锁,此处并未开放,甚至连看门的人都没有。
石碑坊横额刻“威恩大行”四字,坊柱上镌刻楹联:“扶帝烛曹奸,所见在荀彧上;侍吴亲汉胄,此心与武侯同”。
我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翻墙进去了。
岳阳鲁肃墓早在1956年就是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据碑文记载,该墓为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时间也并不久远。墓碑上刻有“吴鲁公肃墓”字样,没有鲁肃生前的任何官职、爵位,感觉有些不合规制。
唯一特别之处在于,该墓墓冢较高,冢上还有一座六角亭子,并有阶梯相通。亭挂楹联一副:“拜水上将军且宜细读亭中记,论江东霸业切莫轻看冢内人”。
有墓碑、墓冢、楹联、牌坊、亭子及单独墓园,又是省保,岳阳鲁肃墓在三座鲁肃墓中可谓要素最全、规制最高的,可惜也是唯一暂时无法以正常方式探访的。
2019年8月9日,我应出版公司的邀请,在武汉物外书店办一场沙龙活动,宣传新书《群雄逐鹿:彩绘三国演义》,借此机会,去寻访了武汉鲁肃墓。
武汉可以说是因三国而生的城市,汉末三国出镜率颇高的“江夏郡”,其核心城邑夏口、沙羡等均在今武汉境内,作为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冲,此地先后在黄祖、刘备、孙权之中易手,见证了诸多激烈战役。
鲁肃与武汉亦有颇多渊源,鲁肃当初出使荆州以探虚实,在当阳与刘备相遇,又同赴江夏,并在此达成了孙刘联盟的初步意向。据传鲁肃曾在武汉筑城,名为鲁山城,因城位于鲁山之南,而鲁山就是现在武汉的龟山。虽然鲁肃并未死于此处,但据史书记载,鲁肃之子鲁淑在吴建衡年间曾担任夏口督,他若在此为亡父立纪念性质的衣冠冢,也合乎情理。
摄于武汉博物馆
武汉鲁肃墓原本就在龟山南麓,但后来因为修建武汉长江大桥,而迁到了山腰。寻访该墓只要进入龟山公园即可,免费开放。龟山和蛇山是武汉隔江而望的两大地标,蛇山因为有黄鹤楼,终日游人如织,相比而言,龟山则冷清许多,我游览时虽是盛夏,但几乎看不见几个行人。
在龟山上可以有较好的视野远眺长江大桥与黄鹤楼。
和龟山的形状一样,武汉鲁肃墓的墓冢也呈龟壳形状,但较岳阳就要小得很多,且仅有神道柱和墓碑,墓碑上书“吴汉昌太守鲁肃墓”,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汉阳知府余肇康所立。汉昌,本为县,治今湖南平江东南,孙权为提升鲁肃职级,割其奉邑下隽、汉昌、浏阳、州陵四县为汉昌郡,任之为太守。
与岳阳鲁肃墓比起来,武汉鲁肃墓文保规格也低一些,仅为市保。
武汉鲁肃墓还有一位汉末三国时期的邻居,就是有“裸衣骂曹”名场面的狂士祢衡之墓。祢衡墓也是余肇康重修的,在龟山南麓,位置更为偏僻难寻。
2020年9月底,我独自设计并探访了一条“江东之旅”,路线是南京-镇江-苏州-上海-南通。9月26日,终于来到了镇江鲁肃墓。三座鲁肃墓的打卡完成。
镇江也是名副其实的三国之城。汉末,孙权将治所从吴县(苏州)迁至镇江,在此筑京城(又称铁瓮城),由此开启了六朝赫赫有名的京口重镇。后来虽然孙权将都城迁到了建业(今南京),但京城一直作为建业的屏障,由重要的宗族将领来守卫。
镇江三国遗迹集中在北固山景区。
《三国演义》中刘备与孙夫人联姻的甘露寺、孙权与刘备以石为誓的试剑石都能寻见踪影。大词人辛弃疾曾在北固山上留下两首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都是在赞颂孙权的。
镇江鲁肃墓位于北固山的南麓,也是北固山景区下山接近出口处。
镇江鲁肃墓的墓园幽静,环境较好,因为处在热门景区的必经之路上,访客也是最多的。墓前有碑、有刻像、有阶梯、有石马,但墓冢较小。
碑文上书“吴横江将军鲁肃之墓”,采用的是鲁肃生前最后的将军位,与武汉采用太守职位的写法颇为不同。横江将军是孙权在建安十九年破皖城之后封给鲁肃的,这个听起来颇为霸气的将军号是孙权为鲁肃定制的,三国时期唯鲁肃独有。
据《丹徒县志》记载,镇江鲁肃墓曾有两说,一说在小渎山苦竹里,一说在市区大学山。如今北固山的这座墓,是1993年当地政府从市区大学山迁来的,当时已被证实是衣冠冢。小渎山苦竹里即今镇江新区大港街道新竹村一带,当地据说也曾发现民国时期所立的鲁肃墓碑,但是否存在鲁肃墓,就不得而知了。
值得一提的是,与镇江鲁肃墓比邻而居的是东吴名将太史慈之墓,但太史慈墓是“市保”,镇江鲁肃墓却并没有任何级别的文保碑石。
鲁肃并不是三国中第一等的知名人物,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形象甚至比较愚拙,但从现存多处鲁肃墓可以看出,这一人物在江南一带民间还是有很高的美誉度的。
鲁肃在历史中的地位不应该被抹煞。鲁肃对孙权有两大功劳。其一,他与孙权合榻而对,具有战略性、远见性地提出了“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的蓝图,足见其有先见之明,是不逊于诸葛亮的战略奇才。其二,鲁肃作为主战派,赤壁之战前的关键时刻坚定了孙权联刘抗曹的决心,也成为三国鼎立格局重要的推动者。
只是在后期对待荆州问题上,鲁肃过于信赖刘备、过于维护孙刘联盟,而让东吴损失了在荆州的大量利益,被迫战略收缩,这其实反倒为未来的孙刘翻脸埋下了定时炸弹,孙权也为此耿耿于怀,将此认定为鲁肃的“一短”。但他也说:“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
几乎所有的影视作品,都将鲁肃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的模样,但我心中的鲁肃,始终是史书中那个擅长击剑骑射,率领着部曲少年横行江淮的那个“狂儿”。
成长
作家、编剧、书评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现为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影视艺术学会会员、稲诚及所城市书店合伙人。
出版作品《列族的纷争:三国豪门世家的政治博弈》《群雄逐鹿:彩绘三国演义》,制作音频课程《少年中国史》。
即将出版《乱世来鸿:书信里的三国往事》《少年三国史》《重返三国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