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海德公园(福州车丢溪)

上周六福州发布了2022年第四次集中供地的土拍公告,重头戏自然是位于市中心的上海西旧改地块。本次上架的三幅宅地,最大的那块位于西二环沿线,是纯安商房,容积率4.35;较小的两块位于白马河边,是纯商品房,容积率3.2和3.05。

看到这里有些房托自媒体欢呼雀跃,它们觉得这回把安置房和商品房彻底分开意味着安商房模式的终结。毕竟这些年来福州大量建设安商房,不仅让安置房建设水平再次飞跃,也平抑了房价让大批刚需安居乐业。房价下跌严重影响炒房团伙的利益,不少明里暗里炒房的人气得跳脚。

炒房利益集团的无能狂怒终究挡不住房价持续下降的大趋势,而且它们这回也是想多了,同时推出的还有位于前锦新城东侧的安商房地块,上海西本次规划只是特例。当年上海新村旧改也是将上海新苑和万科广场安商分离,上海新苑同样有着极高的容积率。

像上海新村、上海西、王庄等福州市中心高密度住宅区,拆迁难度远非城中村可比,如果非要连片拆迁老旧小区,那么推出高容积率宅地是必然之举。因为如果不这样做,就无法在建设足量安置房源的同时确保有商品房地块可以出(mai)让(qian)。

应该说这回上海西安置房4.35的容积率比往年上海新苑和世欧王庄的接近5.0已有下降。并且如今的安置房建设水平比以往大幅提高,所以拆迁户倒没有什么不满。何况台江地盘狭小,安置房源本来就少,能就地回迁已经很好,这次若能多盖一点也有利于后续其他项目拆迁。

至于某些开发商和营销号宣扬的所谓“第四代住宅”或者“生态住宅”,这次上海西两幅较高容积率的纯商品房地块看起来将来也要往这条路线开发。其实这种房子只不过是普通住宅外墙上加个绿化平台,或者把阳台做长做大一些,增加的面积开发商肯定不会白给你。

要说其他小区也能在阳台上种花养草,“第四代住宅”比普通住宅“生态”在哪?说白了最大的区别在于这些都是超大户型“嚎宅”(房子小密度高哪来的空间咯),一般人本就买不起。所以对于这类完全脱离普通人生活的小众楼盘,我们完全不必当一回事,将来城管部门倒要重点盯着这些小区,以免平台阳台被人违建圈占了去。

实际上“第四代住宅”只不过是开发商们编来收割有钱人的故事,爆雷潮后剩余房企都已看清,普通刚需剩下那点购买力撑不起它们的利润率。故而现在的楼市撕裂有点“怪异”,一边是普通住宅大幅降价才能跑量,一边是小众“嚎宅”单套面积越来越大。只可惜割有钱人韭菜带来的那点成交量微不足道,远远支撑不起整个楼市。

可叹的是,开发商们宁可炒概念、编故事,也不肯踏踏实实把房屋质量搞上去,这就是近年来楼市乱象的真实写照。最重要的建筑质量问题却往往最容易被忽略掉,售楼部里销售说辞一顿胡夸海夸,从物业管理吹到业主素质,就是绝口不提房子本身质量怎样。

这两天我们又看到一幕出自商品“嚎宅”的大笑话。位于厦门集美的海德公馆(海德公园),这个动不动一套房开价四五百万的昂贵小区,就和今年6月文章提到的泉州万达公馆一样,居然交房没几年就外墙脱落,居民出入甚至得戴安全头盔。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有点疑问:这些商品房楼盘,这些天价“嚎宅”小区,到底是“高档”还是“糕档”?就算暂时抛开房屋质量,单说房托们最爱吹嘘的物业管理,难道商品房就一定管得很好?

这两天大家看到福州仓山融信白宫业主把车扔进流花溪的新闻,这事情真是令人瞠目结舌。业主之间停车纷争发展到了如此尖锐的地步,试问这小区物业管理水平如何?除了房托们口中的吹嘘,我是没觉得商品房比安置房多交了三四倍的物业费,在本质上能强到哪里去。

其实自打三江口的“楼歪歪”开始,大家就已深切感受到,商品房出问题的进度开始提前,早期的房子或许住个十年以上才能看出质量究竟好与不好,如今交房五六年,甚至房子刚盖好就已发现问题不少,随着时间推移,接下来这种笑话还会越来越多。我希望当年凡是吹捧过商品房的“糕品质”,死活一根筋非要买“嚎宅”的人群,将来你们家房子出现问题时都能不吵不闹安安静静,毕竟自己做的选择要自己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