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剧场(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珍贵史料揭秘首都剧场是怎样建成的)

北京晚报 | 记者 李俐 方非 洪燕杰

今年是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在大戏好戏轮番上演的同时,经过局部升级改造的北京人艺戏剧博物馆也于近日正式恢复对外开放,以全新面貌与观众见面。

在序厅的剧目墙上,320多部作品组成的时间轴记录着北京人艺70年的辉煌,而星光熠熠的演员墙上,则展出了剧院几代艺术家70年来在舞台上塑造的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重新亮相的戏剧博物馆还新增了重要手稿与历史档案,一件件道具、一张张戏单、一页页信件、一行行手稿,共同向观众讲述着发生在台前幕后的动人故事。

观展·亮点

周总理亲笔批示为首都剧场追加经费

首都剧场是北京重要的文化地标,也是北京人艺众多经典大戏诞生的舞台。这个建成于1956年的剧场,不仅在当年是首屈一指,即便放到今天仍堪称一流。要知道,这座剧场可是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建成的。历史厅展柜中,一份抬头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信笺最为引人注目,上面有周恩来总理亲笔批示的“交齐商办”,这件展品也是首都剧场建设中最重要的历史见证。

原来,1952年,成立之初的北京人艺还是一个“流动剧团”,没有属于自己的剧场,经常需要借用大华电影院、北京剧场进行演出,更多的时候只能以送戏下场、下乡的名义,四处打“游击战”。那时周总理经常来人艺看戏,在听了大家的诉求之后,特意嘱托人艺将此事写个报告,递交上去。于是,1953年1月13日,曹禺、焦菊隐和欧阳山尊联合写信给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希望把大华电影院划拨给北京人艺作为演出的剧场。后经市政府决定,将位于王府井大街甲73号的生产教养院拆除,为人艺兴建一座可容纳900人的专业剧场。

1953年2月16日,农历正月初三。周总理把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老舍等召到办公室,讨论剧场建设问题。周总理建议剧场的容量可以扩大到1200人,并要求各方面都要建好一点,可以向民主德国进口灯光、音响等设备。规模扩大了,预算也随之增加,欧阳山尊将相关事项呈报周总理。周总理批示:“交齐商办,周恩来。二月二十五日。”“齐”是政务院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主任齐燕铭,批示时间是总理出差回京的当天,足见他对北京人艺的高度重视。

后来,首都剧场建好了,又经历了一场小小的风波,负责经费的文化部希望收回剧场作为综合演出使用,为此欧阳山尊不断奔走,最终还是由周总理亲自决定交由北京人艺管理,1956年首都剧场的开幕演出正是欧阳山尊导演的《日出》。

周总理关于首都剧场追加经费的亲笔批示

人艺留存最早的剧目海报首次亮相

1951年2月,《龙须沟》首演,轰动京城,连演55场。演出该剧的是当时还是歌剧、话剧、舞蹈等综合性艺术团体的“老人艺”,这是人艺成立之初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原创话剧。

在此次博物馆的新增展品中,就包括一张珍贵的《龙须沟》1951年首演时的海报。当时的海报设计非常简单,醒目的红色背景上印着《龙须沟》三个大字,上下还有舞台效果的剪影图案。值得注意的是,海报上“编剧老舍先生”的字样,印在了“导演焦菊隐先生”之上,足见北京人艺对编剧的重视。

作为北京人艺的奠基之作,《龙须沟》选取老北京南城的龙须沟附近老百姓的生活为创作对象,描述了这条臭沟改造中老百姓生活发生的变化。围绕着在舞台上“表现真实的生活”,导演焦菊隐要求演员在舞台规定情景中“生活,生活,再生活”。这种体验生活不是简单的走访采风,而是要求演员真正和群众同吃同住两三个月,捕捉细节,观察人物。

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焦菊隐还给每个演员发了两个日记本,让他们把自己的所有感受都记在日记里,每星期上交后焦菊隐都会给出评语。如果遇到他认为有问题的,就会把这位演员叫到家里彻夜长谈。之后,他还要求演员在体验生活的基础上撰写角色自传,并在演出之后及时进行艺术总结。扮演丁四嫂的演员叶子为此写下十几万字的笔记,扮演程疯子的演员于是之仅为补充角色设定而写的《程疯子传》就有6000多字。现在,这些珍贵的日记也在博物馆中一并展出。

正是在焦菊隐的现实主义技法指导下,于是之、叶子、郑榕、英若诚等老一辈表演艺术家塑造出了一大批鲜活灵动的人物形象,感染了几代观众。以《龙须沟》为开端,北京人艺初步奠定了独树一帜的演剧风格,老舍也因此被北京市政府特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龙须沟》1951年首演海报

郭沫若一天发两封信修改《蔡文姬》剧本

素有“郭老曹”剧院之称的北京人艺,经典代表作不仅有老舍的《茶馆》、曹禺的《雷雨》,也有郭沫若的《蔡文姬》这种带有浓郁浪漫诗意和戏曲艺术风格的历史剧。如今,我们仍能从1959年排演《蔡文姬》期间,郭沫若写给曹禺、焦菊隐的八封关于剧本修改的意见信中,看到当年的剧作家和导演之间坦诚相待的合作过程,以及文学大师对于创作的用心和严谨。

1956年,焦菊隐选择《虎符》作为话剧民族化探索的首部剧目,开启了北京人艺与郭沫若的合作。1959年2月,郭沫若专为北京人艺创作的历史剧《蔡文姬》,只用七天时间一挥而就,完成初稿。

在《蔡文姬》的排练过程中,郭沫若时常到首都剧场的排练厅看排戏,在一旁推敲剧情、斟酌台词,回到家中整理成文即将修改意见寄给剧院,与导演、演员及时沟通。郭沫若曾一天连发两封信探讨剧本的修改。今天我们在这些信件中可以看到,郭沫若的修改意见非常细致,从台词的增删到人物的易名,从对表演的把握到一个字的推敲,都条理清晰地一一列出。这些宝贵的信件也记录、见证了这一经典话剧创作过程中的千锤百炼与精雕细琢。

1959年5月21日,《蔡文姬》在首都剧场正式首演。该剧将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情和焦菊隐话剧民族化的导演构思融于一炉,创造出了一台具有中国气派的舞台精品。郭沫若称赞焦菊隐说:“你在我这些盖茅草房的材料的基础上,盖起了一座艺术殿堂。”其实,《蔡文姬》的完美呈现,不仅要归功焦菊隐在导演过程中的二次创作,还包含了主要创作人员在修改《蔡文姬》剧本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

《明朗的天》道具纸质唐三彩马

观展·解码

以假乱真的纸质唐三彩马

道具作为舞台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典型环境、反映时代气息、烘托演员表演等,都起着重要作用。北京人艺的舞台道具有很多学问,总结一点就是“以假乱真”。

为了节约经费,也为了方便搬运,北京人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有很多舞美道具都是用纸做的。话剧《明朗的天》中一件惟妙惟肖的道具——纸质唐三彩马,就让观众惊叹于道具师洪吉昆的纸扎技艺。

这个技术是由洪吉昆师傅带入北京人艺的。过去人们祭奠扫墓时都爱烧纸扎的车马人偶等,洪吉昆师傅就是旧社会很出名的纸扎艺人。他非常聪明,思想活跃,进入北京人艺道具组以后,把纸扎技术运用到话剧舞台上,制造出以假乱真的舞台道具,受到同行们的赞赏。这种技术简单来说就是用纸浆作为原料,利用纸盔的成型技术,制作出所需要的道具形状,再上色处理,达到剧中环境所需要的效果。

在1954年文化部举办的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中,洪吉昆师傅的这个道具获得了“舞台技术革新二等奖”。

《雷雨》的音效是用扇子模拟的

在舞美厅的木质道具箱上,一把旧蒲扇引起了观众们的好奇。“这是模拟音效的道具‘雨扇’,《雷雨》中的雨声就是用它制造出来的。大家可以动手试一试。”在讲解员的鼓励下,不少观众都饶有兴致地体验起来。

这把雨扇的制作工艺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普通蒲扇上穿缀小玻璃珠,在幕后由工作人员根据剧情需要,按照不同的情境,轻重缓急的摇动。虽然看似简陋,但它的音响效果非常逼真,既可以模拟淅淅沥沥的雨声,也可以模拟骤雨如注的场面。

在北京人艺的舞台上,音响效果也是艺术创造的一部分,而不是简单地完成生活中某一种声响的再现。想要做出的风、雨、雷、闪这些自然音响并不太困难,困难的是如何把生活中的这些音响,经过选择、组织,紧密地与演员的表演配合起来,制造出剧情发展需要的气氛。至今,北京人艺很多剧目的音效仍是由工作人员在幕后制作的,而不是播放录音。

除了舞美厅里可供体验的雨扇,博物馆此次改造还增设了观众打卡区和戏剧活动体验区、影音播放区,观众可以在此驻足休息,并打卡收集纪念印章。一个个精致的印章,记录下的是每一位观众在人艺留下的难忘回忆。

观展·提示

■时间:

周二至周日10:30至19:00(周一闭馆)

■票价:

免费(可通过“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戏剧博物馆”预约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