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丝桥古城(黄丝桥古城)

在湘西凤凰县西部与贵州省铜仁毗邻地区有一座名叫黄丝桥的古城,那是唐代垂拱二年始设的渭阳县旧址,今天仍然保存完好,是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好的一座古城,近年来,随着凤凰县旅游业的兴起而驰名中外,但事实上,这座古城已在苗疆边地崇山峻岭中静静卓立了1300多年,黄丝桥古城最早不是用来防苗镇苗,而是唐帝国开拓疆土的结果。一座城,当它巍然卓立长达千年之后,它便不仅仅是一座城了,因为岁月的风霜已在它的身上留下了太多的历史痕迹和文化印记,值得后人细读与深思。

黄丝桥古城西门

早在长安成为全国统治中心之前,中原华夏势力扩张与汉文化的传播已沿武强溪进入湘西大地,而今天的黄丝桥古城正是古代出湘入黔的咽喉旧址。公元686年,这座古城在湘黔边地崇山峻岭中构建了3年之后,正式完工了,虽然它新建初城的模样无案可嵇,不过民间的传说或许可以提供重要参考。据说当时规划修筑面积是3平方公里,由于主管修建工程的官员腐败贪污,最终只修建了方圆不到1平方公里,周长大约686米,东西宽153米,南北长216米,占地面积约0.3平方米公里的城不城堡不堡的模样来,并且原先这里也不叫黄丝桥,只是由于居住于此的一位姓黄的有钱寡妇积德,在城西门外的一条小溪上建一石桥,后人为了纪念她的功德,便将此桥命名为“黄氏桥”。由于南方语系S和Sh不分,氏念为丝,久而久之,黄氏桥便变成了黄丝桥,为了称谓方便,后人更干脆把城堡也统称为黄丝桥,这就是黄丝桥古城的来历。

黄丝桥古城谈不上雄伟壮观,但坚固与精致丝毫不下北方城墙,更令人稀奇的是,古城只开三门,即东门:和育门,北门:日光门,西门:宝城门,惟独没有南门,为何没有南门?是当初就不打算修建,还是后来毁于战火?史册上没有记载,现已无从考证,只是街头巷尾的老者仍津津乐道,不厌其烦地向游人述说,五行八卦,南边属火,古人怕引火烧身,所以只开三门,不管是真是假,黄丝桥古城只开三门的千古一谜的独特奇观,在全国独一无二。

黄丝桥古城城墙高约6米,宽约3米,全用稀饭拌和石灰灌浆粘砌,刚柔并济经久不摧,从远处观望,整个城池就像一个四合院客栈,近看则显威严与庞然,遥想当年,黄丝桥古城隐掩在一片荒山野林之中,扼湘黔通途之咽喉,孤寂、冷漠、凄凉,在星火月色下,俨然一座鬼门关。

黄丝桥古城墙一角

黄丝桥古城有3座城楼,楼塔都是歇山式,青瓦铺顶,一脊横卧,四角飞翘,雕栏环绕,这种南方罕见而北方常见的建筑风格出现在湘西穷乡僻壤的角落里,不能不让人感叹黄河流域古文明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和华夏文化无处不有的影响力。

登上城墙,两门铁锈斑斑的清铸火炮,甲虫般趴卧在城墙垛口,现已成为摆设,然当年面对城下蜂拥而来的苗民义军,它又是一部杀人机器,成千上万的苗民义军在它张开的血盆大口中成片倒下,血流成河。沧海桑田,岁月虽改,但河山依旧,夕阳余辉中,站在城墙上远眺,目光所及,良田、村落、山峦、溪流、阡陌古道依稀可见,呈现出一派祥和与宁静。据说1982年,著名作家沈从文与夫人张兆和女士在还乡探亲期间,也曾携手同游黄丝桥古城,二老立于城墙高处,看夕阳如血,城郭依旧...... ,不禁澿然泪下。

中国人喜欢修筑城墙,也把修筑城墙的军事功能与文化功能发挥到了极致,北方修筑城墙是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扰,而湘西修筑城墙却纯粹是为了征服一个几千年被欺凌、被驱赶的民族,以拓疆来显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一统权威,于是在湘西的这块土地上,上演了一幕幕血与火、刀与剑、兄弟阋墙的悲剧来。作为突入苗疆的军事要塞和镇苗前哨,黄丝桥古城的墙石上不知沾染了多少义军的鲜血,墙角下不知埋葬了多少兵士的遗骸,以至今天我们抚摸起城墙的条石依然感觉到它的冰凉与冷漠。

黄丝桥古城墙远景

天色渐晚,我们拾级而下,古城内街道主次分明,呈井状纵横,城内有官衙,有民居、有戏台、有私塾、有买卖场所等,俨然一幅:“清明上河图”之景,顺着青石板铺就的古巷,我边走边看,慢慢端详,亲密相依的恋人,挑担吆喝的商贩,拄杖慢行的老者,一一从我眼前经过,他们熟视无睹,似乎毫不在意我一个外乡人的到来,也许在他们看来,他们自己也不是本地人,他们大多是明清守城军士的后代,所以当地苗族把他们称为:“客家”,小小的黄丝桥古城一百多户人家,一千多人口中竟有四十多姓,有满、毛、向、傅、金、李、韩、洪、史等北方特有的姓氏,几百年的栉风沐雨,这些军士的后代已和当地的苗民融合到一起,现已分不清那些是汉族的后裔,那些是苗族的后裔。

黄丝桥古城是南方长城的一部分,也是南方长城一个重要军事据点与镇苗前哨,南长城在乾嘉苗民起义中被摧毁殆尽,而黄丝桥古城凭借有利的地形,坚固的城墙幸免以存,然而当年苗民没有攻克的坚固城堡在今天却变成了人流人往的旅游胜地,这是当年颁布:“苗不入界,汉不入硐”政策的明清皇帝所不曾想到的。由此,我想起一篇古诗写到:“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