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二七纪念塔(中国工运历史的标志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

郑州,“一个由火车拖来的城市”,自火车诞生以来,郑州便是贯穿中国东西南北铁路交通枢纽之地,由东西(或南北)方向的火车均须换乘南北(或东西)方向的列车,方能继续行程到达目的地,随着火车交通的发展,河南郑州在崛起,河南省会于1954年10月30日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也由一个交通枢纽变为河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

1950年商城遗址的发现,将郑州城历史定为具有36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随着考古的深入,挖掘出郑州为商汤的都城,郑州被国务院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郑州商城

商城亳都邑城遗址

现郑州的商业中心,离郑州商城遗址仅约1000米,繁华的商业步行街人来人往。郑州步行街旁矗立着一塔,塔名为“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

郑州大街

郑州步行街德化巷

郑州商业步行街

郑州商业步行街烤串

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

20世纪初,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京汉铁路的工人们为了维护自身权益,在京汉铁路途经的重要城市——郑州,组织筹备建立京汉铁路工人总工会。1923年2月1日工人们在郑州“普乐园”召开总工会的成立大会。

当时的执政政府——以吴佩孚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阻挠大会召开,激起工人们的强烈反抗。京汉铁路总工会旋即做出京汉铁路全线总同盟罢工的决议,提出“争自由,争人权”响亮的革命口号。2月4日9时,总同盟罢工的汽笛在郑州拉响,短短3小时,长达1000余公里的京汉铁路全线瘫痪。

2月7日起,北洋军阀政府血腥镇压工人的罢工活动,是为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屠杀事件在郑州、武汉(京汉铁路的终点)、北京(京汉铁路的起点)等地先后发生,数百人入狱伤亡,千余工人被开除。著名工人运动领袖林祥谦、施洋在武汉壮烈牺牲,工人领袖汪胜友、司文德在郑州西门外长春桥英勇就义。这次事件,史称“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简称“二七大罢工”。

武汉汉口大智门火车站(也称汉口火车站)

二七大罢工是前所未有的中国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反封建、反军阀而举行的政治大罢工,它充分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标志着中国工人运动走向政治斗争,在中国工运史、中国革命史上谱写了光辉篇章。作为中国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峰,“二七大罢工”对中国革命具有重要意义。

新中国建立后,为缅怀先烈,继承和发扬京汉铁路工人的革命斗争精神,郑州市将当年总工会成立会场旧址普乐园,改建成二七纪念堂;1951年又将二七烈士牺牲地长春桥旧址扩建为二七广场,1953年在广场中置六角形木质纪念塔一座。1971年7月1日至9月29日,在木塔原址重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二七大罢工纪念塔。

郑州二七纪念塔,高63米,14层(包括地下室),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923平方米,平面呈两个五角形的并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塔基座为3层栏环绕阅台,逐层缩小,各层均设有白水泥栏杆;塔身10层,每层均飞檐挑角,绿色琉璃瓦覆顶,外表用白色干粘石粉刷,每层各面均设红漆方形格窗;塔顶建有钟楼,悬直径2.7米的“警世”大钟6面,钟楼顶端矗立9米高的旗杆,上置红色五角星一枚;塔底有地下室,并向西北方开有地下通道。

1986年11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二七纪念塔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其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

至今,郑州二七纪念塔如一座精神的丰碑,矗立于郑州市中心商业区的二七广场上,现已成为郑州市的标志。它让人们牢记那段历史,记住郑州这座革命城市!

此外,为了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武汉市也建有“二七”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扩建于1987年)和二七烈士纪念碑(1927年始建,1963年又建,1999年再建,三碑并存),保存有众多“二七”旧址、新迹:有拉响罢工汽笛的江岸工厂,有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二七罢工总指挥部,位于汉口解放大道的一座砖木结构民居,易地复建),有位于江岸站的林祥谦就义处电线杆及林祥谦烈士塑像,还有江岸工人俱乐部(老君殿)、立于洪山公园广场的施洋烈士像等等,它们共同纪念着那段革命历史,成为“二七”精神永恒的象征。